现如今,人们心思太过“缜密”,一句话,一段见解总是要在肚子里盘旋三百六十五圈才出口,就连我们司空见惯的微笑,不知不觉间也带了一点歧义。
幼时和奶奶住在乡村,过着“采君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惬意生活。春天池塘游泳,夏天捕鱼抓虾,秋天上树摘果,冬天偷青捣蛋。无聊时就爬上高高的桃树,嘴里叼着狗尾巴草,翘着腿,枕着手,在斑驳的树影偷看太阳妹妹。邻里关系和谐,小村庄阡陌交通。那时的生活平淡自然,没有弯弯绕绕,钩心斗角,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幸福的微笑,只要你想,就有人把心捧着放在你身前,用行动证明,我是爱你的!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应用的一步步崛起,我们的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远隔千里的人们可以用视频通话述说相思,生意买卖可以在网上进行,人们不用每天守着电视,只要你愿意,上网一搜就能搜到你想看的。似村落变为大厦般的,人们的关系也霎时间变得远不如前。
微信表情包上也个标准微笑,本意是指开心、喜悦,随着人们越来越“浪”这个表情的意思逐渐扭曲,变为了无奈、没话可说。像以仁学思想为主的孔子,就曾被后人断章取义过。“三思而后行”是孔子说的吗?不是。孔子本意是让人们在原本的观点上进行确认,并没有让人婆婆妈妈,更没有说过这句话。但无论如何,“三思而后行”已流传为孔子的代表语,至于他老人家怎么想,就不得而知了。
手机通讯给人一种莫名的距离感,打出的每句话却需经过斟酌斟酌再斟酌。黑客们潜藏在屏幕后面敲打,只要一不合心意的,就群聚而攻之。线上活动像一把大火,摧毁了我们单纯的美好。路上擦肩而过的陌路人,你给予一个微笑,别人只会觉得莫名,心底发虚,幻想自己是不是哪里不合礼仪,行为是不是有过错。早就过了当初淳朴自然的风尚。
我还记得当初考第一名老师暖心的微笑,犯过错时父母谅解的微笑,互帮互助是同学们的“嘲笑”。那是一片暖阳,曾一点一滴吞噬掉我内心的阴暗。
从什么时候起,微笑也带了一点歧义。我只是想对你笑,无乎其他,温柔对你!
教师点评:这篇议论文引人瞩目。“歧义的微笑”这个独特的标题首先很能吸引大家的注意,小作者还在文中探讨了一个很有时效性和时代感的问题——网络通讯对人际沟通产生的影响。更为难得的是,这个问题是小作者对经历和生活做观察与思考之后萌生的,看似高高在上的议题与我们日常生活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不少,文章也因此议题独到、论据鲜活、说理有力、情理交融,很能引发大家的关注和共鸣。很棒!文章的条理还可以再做一番梳理,可以在提及微笑在儿时带给自己的感受后,指出当下“微笑”因为表情包等因素的影响发生了“歧义”的变化,进而谈及现代通讯对人们沟通联络的影响以及自己的感想,结尾仍用现在的呼吁心声,这样文章循序渐进,对“歧义的微笑”也能有更深入的阐释。倒数第四段孔子的例证与议题关联不明显,可以删去。小作者可以根据这些对文章做一定的调整。期待你更加精彩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