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贼的遗体从抹香鲸体内排出后,经受风吹雨打,吸收大自然的“电量”,在大浪中不断趋于完美,成为珍贵的香料“龙涎香”。物如此,人亦然,我们只有不断充电,不断完善自己,才能释放无穷的能量。
大凡能以坚定的意志不断充电完善自己的人,都能绽放属于自己的精彩。在《中国诗词大会》上,平凡的外卖小哥雷海为一鸣惊人,赢得喝彩。这成功的背后,是雷海为以意志战胜工作与生活的压力,不断积累诗词,充电不止。
而且,以坚定的意志不断充电也能造福社会。共产党员廖俊波不断充电,在工作中完善自己,使政和县脱贫摘帽;侯云德院士不断充电,吸收最新科研成果,取得病毒研究的成就,无数病人因此受益;“英雄机长”刘传建在平日训练中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充电,练就过硬本领,在关键时刻挽救100多位乘客的生命。他们都能以坚定的意志克服困难,不断充电,释放能量。
相反,不充电,不学习,终究会“泯然众人”,甚至堕落。方仲永即是如此。曾经的天才因为没有充电也变成了普通人。还有江淹,年轻的时候很有才气,会写文章也能作画。可当他年华老去,却是思考半天,也写不出任何东西。为何?没有充电呀!“只有进行不间断的、持续的充电,才能不间断地持续释放能量。”
当然,不断充电完善自我的动机要正确,否则不仅毁了自己,甚至危害社会。纳粹党魁希特勒早年历经各种失败,却顽固不灵,为了利益而疯狂“充电”,引发世界浩劫,最终只能导致自己与党羽遗臭万年。充电,也别忘了基本的道义,只有在共享时才能长存。
回到现实,不少人却没有持续充电的意识,学一点点知识就自以为了不起,从而裹足不前,陷入困境。这是极度危险的!作为学生的我们,在这条充满荆棘的学习道路上,需要持续充电才能披荆斩棘,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与价值。
人生不断电,一直学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