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农历年尾,那个被红灯笼、对联和烟花装点得格外璀璨的日子,就是我们中华民族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除夕。它不仅仅是一个时间的节点,更承载着无数家庭的团聚与期待。
在除夕这天,我家的厨房犹如一个繁忙的小舞台。早晨,阳光还未洒满大地,母亲已经早早地起身,开始精心筹备年夜饭。她细致地挑选出新鲜的食材,鱼寓意年年有余,鸡寓意大吉大利,每一道菜品都蕴含着深深的祝福和期待。
父亲则在一旁协助,他刀法娴熟地处理着食材,或是在炉火旁耐心炖煮着那锅醇香扑鼻的排骨汤。他们的身影在厨房的灯光下显得那么温馨而忙碌,连空气中都弥漫着诱人的饭菜香气。
我与妹妹也不甘示弱,参与到这场盛大的“年夜饭工程”中。妹妹负责包饺子,她手法熟练地擀皮、填馅,每一个饺子都包裹着我们的欢声笑语和对新年的期许。而我则负责制作一些小菜,虽然技艺略显生涩,但每一颗蔬菜、每一片肉在我手中都变得生动起来,融入了我们对家人的深深关爱。
就这样,一家人齐心协力,共同烹饪出一桌丰盛且充满爱意的年夜饭,等待着新年的钟声敲响,举杯共庆团圆时刻的到来。
午后,全家总动员贴春联、挂灯笼,我则负责在门上贴上福字,倒过来,寓意“福到”。这一系列仪式感十足的活动,让家中每一寸空间都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气氛。
夜幕降临,万家灯火通明,家人们围坐一堂共享丰盛的年夜饭。此刻,电视里春晚的欢声笑语与家中的温馨交谈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饭后,我们会一起守岁,等待零点钟声的敲响,那一刹那,烟花绚烂,照亮夜空,象征着辞旧迎新的瞬间。
除夕之夜,是结束,也是开始,是回顾过去一年的酸甜苦辣,更是满怀希望展望新的一年的美好未来。这不仅是我家的除夕,更是千千万万个中国家庭共有的传统记忆,是我们民族精神文化的生动写照,更是深深烙印在每一个中国人内心深处的独特情感体验。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明确,取材真实,语言生动,情感真切。作者在文中讲述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文章富有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