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欢乐、乐趣……这些由乐组成的词语总是能勾起人们最美好的回忆,就如同吃了一颗糖果,让人觉得心里又甜蜜又开心。
小时候,奶奶给我做她最拿手的红豆汤圆,我们会一起去市场买红豆和糯米。来到市场,到处人声鼎沸,叫卖声、砍价声接连不断,我总是用好奇的目光盯着每个摊位上的物品,问奶奶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周围的声音太吵,奶奶总是听不清我的问题,走到一个卖鱼的摊位前,我问奶奶:“这条鱼怎么这么大呀?”结果奶奶将“鱼”听成了“驴”,她就告诉我:“这不是驴,是鱼。”事后知道奶奶知道了真相,笑得声音都擦擅抖了。到卖红豆的摊位前,奶奶卖完红豆,我便扯扯她的衣角,一脸疑惑的问道:
“这些红宝石为什么这么便宜呀?”因为年幼无知,我竟然把红豆看成了红宝石,为此,奶奶花了好长时教我区分颜色相近的东西。
包汤圆要有馅儿和皮儿,都是自己做。挑许多饱满又圆润的红豆,放在水里泡着,奶奶去一旁做汤圆皮,我也不闲着,踮起脚,用小手在盆中拔来拨去,水盆里便扬起许多水花,溅到脸上、衣服上、桌子上,到处都是水,奶奶就得哭笑不得地擦水,边擦边对我说:“你看看你,又在捣乱了!”我轻轻眨着眼睛撒娇,用稚嫩的声音对奶奶央求道:“奶奶,我也想包汤圆嘛!”奶奶笑着答应了我。
半透明的汤圆皮是用糯米做成的,里面放上一勺香甜的豆沙馅儿,轻轻的将汤圆皮外围部分向上拢,揉一揉,一个圆滚滚的胖汤圆便出现在奶奶的掌心中。当然,并不是所有汤圆都这么圆,也有说圆不圆,说方不方的,有的汤圆甚至露出了馅儿,这些奇怪的汤圆都是我的杰作。奶奶看到这些汤圆顿时笑得合不拢嘴:“哎哟,你包的汤圆可真是独一无二!”直到现在,我也忘不了那些奇形怪状的汤圆和奶奶对我的“赞扬”。
包完汤圆就要煮了。汤圆们一个个跳进锅中,与沸腾的水一起嬉戏打闹,好不热闹。过了一会儿,汤圆熟了,奶白奶白的外皮上挂着水珠,透过表皮,好像还能看到里面紫红的豆沙馅,白里透红的汤圆冒着热气,轻轻夹开,豆沙那甜甜的香气扑鼻而来,送入口中,软糯的外皮裹着豆沙的香甜,直冲口腔,但心急的我还不等夹开就又塞进嘴里一个汤圆,结果烫到了舌头,连忙张开嘴哈着热气,奶奶见了和蔼地说:“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你这是心急吃不了热汤圆。”我苦着脸:“哎,舌头都要烫掉了。”接着又扬起嘴角说:“但能吃到这么美味的汤圆也值了。”听到这话,奶奶笑地眯起了眼。
奶奶的红豆汤圆给我的童年留下了最美好的回忆,每当我想这件事,那份甜蜜和快乐就会在口中,在心头萦绕。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明确,结构清晰,内容丰富,文笔流畅。作者在文中讲述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文章富有生活气息。文中分享的经历一波三折,趣味盎然。文章要素齐全,内容完整,细节充实,文中讲述的这段经历得到了细致、流畅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