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火红的太阳从矮矮的土坡后面露出一点点微光的时候,总会有一位女孩坐在山坡尖上,迎着朝阳。迎着朝阳,傻傻地望着……
“未雪,未雪,快下来,吃早饭了,还要赶早上学呢!”这是那位女孩的爷爷,老人黝黑的皮肤,粗糙蜡黄的脸,瘦削的身躯,一看就知道是在泥土中挣扎了一辈子的人。
“爷爷,爷爷,您别急,我这就下去。”女孩的声音好听极了,怪不得小伙伴们都说她像梧桐树上的百灵鸟儿。
“唉——这傻丫头,自从爹妈走后,天天早上坐在那土坡上朝村口望,他爹娘啊,从这个丫头二年级时就出去打工了,这孩子也真够倔,四年的每一天日出,都这样等着,盼着。”爷爷边走边说道。
今年的夏天闷热异常,连未雪家的阿黄都不敢出门了。“咣一咣一咣”,未雪家的木门响了,爷爷去开门,原来是村上的送信员。送信员说道:“未雪爷爷,这儿有一封信,是从城里寄来的,应该是你儿子寄的,我不敢耽搁,就赶紧给你送来了。”送信员擦了擦头上的汗就告别了。爷爷拆开了信封,信封里有3000元。信上写道:“爸爸,未雪今年秋天就该上初一了。我和媳妇在外打拼了这么久,就想让未雪上个好点的学校。把未雪送到城里来吧,我们也方便照顾她。您就别费心了,安心养老吧。未雪爷爷看完,鼻子冷哼了一下:“养老?我看你们都不回来,我怎么养老!”
那年夏天。未雪一直以为自己会和小伙伴们一起顺利进入村里的中学念书。开学前一周,未雪爷爷递给未雪一张火车票。未雪认得,票上的地方是爸妈待的城市。
未雪曾经一直认为去和爸妈团聚是一件极为幸福的乐事。直到那一刻,她突然意识到,父母的陪伴对她来说早已不是人生的必需品了。这四年,她早已习惯没有父母的日子。她心中的至亲早已是爷爷。和那些陪她走过童年的伙伴们,城里的一切都没有这些重要。爸妈这两个字有点突如其来,令未雪不知所措。
夏日的雨肆意在这大山中撒着野,如稚嫩的婴儿般撕心裂肺地喊着。
启程日期的前夕,未雪趁深夜的时候,去了村长家。他借来村长的电话,拨下一串数字。
滴一滴一,电话通了,未雪哽咽着说:“爸妈,我不想去城里念书。”
电话那一头,未雪的父亲显然有些生气,你说不去就不去?父亲和母亲辛苦了四年,全都是为了你呀,别让爸爸失望啊。”
未雪一激动,道出了多年的心里话:“爸爸,我宁愿这四年挨饿受苦,也不想缺少了您的陪伴,爸爸你回来吧,村里挺好,我也不想离开爷爷。”
说着,未雪撕碎了火车票。
电话那头,一道道从天而降的闪电劈开了父亲的所有设想,火车票的粉碎声,不停在父亲的耳畔回响着。
女孩不后悔,她想要的只是一个像爷爷一样关爱她,无时无刻都陪伴她的人。
开学第一天,女孩站在村里中学的校门口,眼睛突然闪过两个熟悉的影子,原来是爸爸妈妈回来了。在女孩晶莹的泪花中,漾出久违的幸福与温暖。父母真正要抢的不应该只是一个学霸区的座位,一些物质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孩子成长历程的一个陪伴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