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从树上摔落,核桃越来越饱实,但叶片却一片片落下,早菊悄然开放,但而后是更加丰盈的生命,手中的月饼还是那么圆,就好似空中挂着的那越来越丰满的明月而眼下,又是中秋。
儿时,中秋似乎总与板栗连系在一起。那一颗颗长满尖刺的果子,总是那么扎手,但其间的果实也总是那么香甜。记得儿时爷爷总在山上栽树,其间,便有板栗树。也记得每年中秋,锅中也总有板栗咕噜咕噜地唱着歌。每次它也是我这小馋猫的最爱,而爷爷也总是在我身旁抚摸着我的头,和蔼地说:“慢点吃吧,又没人根你抢,再说,锅里还有呢。”而我,却总是只顾吃却忘了身旁爷爷手上的伤疤,那不仅是被板栗皮划出的伤痕,更是漫长岁月在爷爷手上留下的印迹,永远是那么明显而使人痛心。
同时,在锅里的还有不大引人注意的核桃。它们是那么默默无闻,但却也那么香甜,这也让我想到了同是一生默默无闻可却令家人们心中漾满甜意的奶奶。奶奶总在每次中秋节的前几天在家后的核桃树上打核桃,然后在院子里没日没夜地剥核桃壳,最后再放到院子里晒几天就可以了,但每次看到奶奶手上那难以清洗的核桃浆,心里总有一种莫名的伤感。
母亲总是爱花的,阳台上那一大盆一大盆的花都是她的杰作,而其间却也少不了那五彩的菊花。人们都说菊是秋的使者,是落叶的预兆,而我认为它是母亲与我之间难以割断的爱的杻带。听奶奶说,几年前,口家中还没有一盆花,但从我十岁那年开始,母亲便了开始养花之旅。一开始,却因没有经验,导致自己一手养的花全都死了,但她并没有
气馁,而是通过手机,走访等方式不断寻找养花的办法。可当我问她为什么要这么努力时,她却笑而不语,但我相信她那总是沾满泥浆的手总会为一个她爱的人吧。
月饼经常吃,但却很少有机会吃手工制作的了,但我犹记那年,因为在外打工的父亲回来与我们一起做月饼了。那时,做月饼的小作坊离我们家也不远,于是我与父亲便带上材料出发了。刚到门口,老板便热情地迎接了我们,并且还让我们免费使用工具。于是几小时后,几十个新鲜月饼出炉了,我看着父亲,只见他的头上已渗出了汗水,但在灯光的照耀下,那晶莹的汗水却泛起了白光。在父亲的头上,也在我心上。
今日,锅中的核桃与板栗仍在锅中翻腾,阳台上的菊花照样开,床边,桌上也仍摆满了月饼,但回忆却在记忆的洋流中上下漂流,越来越远,而我能做的,只是将其珍藏在心中,永远不忘。
教师点评:文章内容丰富,语言生动,见地独到,情感细腻。文中分享的经历一波三折,趣味盎然。文章标题新颖,文中分享的故事也十分有趣,很能吸引读者的注意。文章的叙述完整、流畅,如果能更加注重细节,如心理活动等,文章会更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