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个夜,月光笼罩大地,又是一个夜,月光再如此般地笼罩大地。
约么是我七八岁时,一个年少无知的年纪,在一深秋由我大舅姥爷领着我去了山上,那时好奇心太重,一草一木都要停下来观赏一番,走走停停,停停走走,终于在黄昏近夜晚时分,我们来到了我太姥爷的家。
记忆已有些模糊了,那淡雅的小院子里或许种的是一棵桃树,一棵梨树,或是一棵杏树,不重要了,的那棵树是那么美,那么出尘,与旁边的秋千相应,仿佛如画中踏出来似的。走入屋子,记忆的阀门也随之打开。屋子的东边挂着一幅画,那是太姥爷儿子结婚的照片,新娘子挽着新郎,脸上布满笑意,一切都是那么的幸福。太姥爷房间的东头儿,有一个小电视,总忆小时,我守在那床头儿,半天《喜羊羊》看了一遍又一遍。
这时又该提起我的太姥爷了,离现在应当也有六七年,我记着当时的太姥爷是坐着轮椅的,带有垂暮之年的感觉,鼻子上有根管子,连到胃的,每次起身都要吐一遍。两三后,我手术时也体会到了那般痛苦,想躺躺不下,想坐坐不起,可那时的太姥却能谈笑风生,或许是因为一个散发着朝气的生命进来了吧?
吃过晚饭,上灯后。点点黄光共烘于月,是在秋千上吧,记忆是一晃一晃的,太姥爷拍着我的肩,缓缓说:″你这个年龄,如花似月,但只是一轮残月,用生命拼博去将其绘成整月吧。"我已说过,那时我年少无知,只记得太姥爷在月光朗照下柔和的笑容,似一股洪流照我心,似漫天明月入我怀,可不知为何,泪却自顾自的流下。
过去了五六年,再次归到了老家,一切好似都变了,又好似没变,一个个茅草塔成的房子,都变成了五六层的小楼。我去寻觅,妄想抓住着,那一丝生命的线,一点往事的尘,秋月再照,月光再起,故人却不在现,一阵心跳的停止,成了故事的结局,任我有万千感慨,也只能深藏于心,使泪空流…
教师点评:文章结构清晰,文笔优美,立意独到,情感饱满。文章标题新颖,文中分享的故事也十分有趣,很能吸引读者的注意。文章要素齐全,内容完整,细节充实,文中讲述的这段经历得到了细致、流畅的展现。文章的叙述完整、流畅,如果能更加注重细节,如心理活动等,文章会更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