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一部浩浩荡荡的长卷,铺开的是时光,回溯的是温情。
3月14日
到家时已是月明时分,家门口的几棵杏树被月色浸染得亮汪汪的,这才恍然发觉,已是早春。如许的杏花仿佛盛开于一刹,而我仿佛已经离家太久,有一种“到乡翻似烂柯人”的恍若隔世。杏花的渺渺香气,随着微凉的空气一波波荡漾开来,似有而若无。隔着树影,我依稀看到家中的灯火,和母亲忙碌的剪影。眼前浮现出儿时的情景,也是杏花怒放的时节,杏树才刚刚高过院墙,我在杏树下和伙伴尽情嬉戏,那时的母亲也还年轻。时光过得真快啊!我不禁感慨着,一边轻轻转动家门的钥匙。一股饭菜的香气扑面而来,熟悉而真切,母亲的脸上漾着微笑,现实和回忆的洪流在这里交汇,是一首杏花香里的月光曲。
4月5日
窗外的雨淅淅沥沥地下着,远处青灰色的烟云,如墨在宣纸上层层洇散开来,浓淡交替间,心事朦胧而氤氲。奋笔疾书的手,此时不自觉地停了下来,静听这雨声,时而如琴声舒缓绵长,时而如急珠走玉,时而缄默了声息。雨总是无端的勾人情愫,青春期莫名的诗意与失意,丝丝的落寞与不甘,对未来的憧憬和迷惘,一齐随雨声闯入心湖,重叠交织。中午放学,校门口出现了一把熟悉的黑色雨伞,是父亲接我回家。一路上,父子俩的交谈依然不多,雨沉默地下着,一如父亲的关心,是岁月里无声而坚实的背景音乐,润物细无声,让人安心。还记得,路边雨中的丁香花,开得正好,灿如烟霞。
1月21日
雪片在空中盘旋飞舞,远处毕毕剥剥的爆竹声此起彼伏,母亲在房屋里忙碌,父亲则侍弄着刚买来的水仙花,这是属于农历新年特有的节日氛围。“妈,我都这么大了,新年不用再给我准备新衣服啦,不喜欢那土里土气红色的!”我嗔怪道。“不行,再大也还是个孩子呢!咱们图个喜庆吉利。”母亲对图彩头这事儿有着一种近乎迷信的偏执,听父亲说,母亲还偷偷去庙里拜佛上香。我感动得哭笑不得,只好收下这份“厚礼”,心想:也唯有更加努力,才不辜负这份深情厚礼。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明确,有条理性,内容丰富,文笔优美,情感细腻。通过文章,我们可以看到作者饱满真切的情感,文章也因此优美动人,触动人心。清新的文笔、隽秀的文字、流畅的叙述、丰沛的情感,都是这篇文章引人入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