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自古以来就有黄山归来不看岳,五岳归来不看山的美誉。黄山身心优雅,高耸入云,给人一种美的韵味。当我们一家如愿踏上黄山的旅程,我的心就被那精密的美给征服了。
走进黄山景区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松林。松树高大挺拔,与小草交相辉映,在阳光的照射下,松树渗出金黄的松子,空气中飘荡着一层清香。漫步林间似乎在品味着一盏茶香,松树的高是不可形容的。向上望去,我都能看见浮云在树枝间飘摇动荡。松林边有一片池塘,相对于周围的高山池塘显得只有八张那么大,小巧玲珑,池塘边铺满了沙子,我试着脚踩上去分绵软。像踩在沙发上一样,水中还有一些各种各样的贝壳,他们似乎眨着眼睛观察着周围。这座池塘静静的端坐在山峦之间,望着山峰,望着天空,望着飞鸟,望着这片美丽的世界,好像在说啊,这个世界真美。
黄山的石头可真是神奇啊!一座座山峰玲珑俊秀,千姿百态。远方有块巨石立在山峰上,那石头像一个仙人,那块突出的地方像他的手指指向远方。站在北海向远处瞭望,只见一块像猴子一样的石头,蹲坐在突出的石头上,面向着弥漫着云雾的万丈深渊,好像在思念着自己的朋友。
我向远处望去,黄山那典雅的线条形成了一幅素雅的水墨画,大雁飞过更是给这幅水墨画增添了几分生机。走到半山腰,我突然就听到了轰轰的几声声响。那声音好似闷雷爆响,十分强烈。
“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这样的云环绕着这样的山,这样的山衬托着这样的云,再加上空中五彩缤纷的彩霞,山顶郁郁葱葱的松林,山间叮当作响的清泉,让你感觉像是走进了绵延不断的画卷里。这不正是“海到尽头天是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突出,结构清晰,取材真实,语言生动,立意独到,情感真切。作者依照一定的空间顺序对景物做了介绍,营造了空间感,让文章更加清晰地呈现了景物及其特征。文章移步换景,描写全面,读者能够跟随作者的脚步对景物形成了解。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重点突出。巧妙运用修辞手法,文章的描写惟妙惟肖,非常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