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端午节,我和爸爸妈妈都会去外婆家包粽子。
听外婆说,当时古代能成屈原投江,许多老百姓划船想要用渔网,妲己,屈原的尸体,但都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于是人们便把粽子扔进江里,希望水中的蛟龙可以不吃屈原的身体。最后这一举动就演变成了以吃粽子来纪念屈原。
一早我们就来到了外婆家。外婆取出了做粽子的材料,准备开始做粽子了。
只见水中的糯米变得比原来大了许多,并且还散发出阵阵香气。粽叶也被洗的闪闪发亮,在太阳下反射出耀眼的绿色光芒。
开始做粽子,首先我学着外婆的样子,把粽叶卷成一个三角锥的样子,又放入一些白白胖胖的糯米。然后,我又选了一个晶莹透亮的咸蛋黄放了进去,再盖上糯米。接着,就要把粽子口用粽叶封上了。我心想:这也不难嘛!
可是我每次封好口后,总有糯米会跑出来,就像一个淘气的孩子,我只好去请教外婆,外婆告诉我糯米不能放太多,不然口就封不上了。
于是我把糯米拿出了一些口子,口子果然封上了。最后一步,就是把粽子用线绕上,弄紧。我三下五除二就把粽子给我花大包绕的严严实实。
后面我和外婆又做了一些粽子放在锅里蒸。
在等粽子的时候,外婆带我们一起去山上摘艾草,说,把艾草挂在门上和家里会有驱魔祛鬼的效果,还可以防蚊虫,真是个好东西哩!
最后我们在艾草乡里吃着软糯可口的粽子,一起谈笑着,今年发生的往事,真是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
端午,一个家人团圆的日子,人们聚在一起的节日。我能和家人们一起做粽子,一起吃粽子,这使我的内心感到十分快乐,他让我的心里暖暖的。这将化成我心中最美好的回忆,永远珍藏在心里。
教师点评:文章中心明确,结构完整,内容具体,文笔优美,情感细腻。作者在文中讲述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文章富有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