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台

六年级 叙事 651字
2023-06-03 20:00:45

风吹起了琐碎的流年,敛起了时光的裙角。记忆里蕴藏着太多回忆,泛着木香的舞台一下子被唤醒。端午的太阳吝啬的收起最后一丝光辉,村子头的戏台下就开始喧闹起来。

小孩子手拿糖画、糖葫芦,村里的老太太、老爷爷早已搬着板凳早早占好了位置。邻村慕名而来的人很多,城里有爱看戏的,驱车赶来的也不少,村子里的戏台就是最让人挪不开脚的地方。小时候的我也是个彻头彻尾的戏迷,每次就站在戏台的最前面,几个小时目不转睛,一点儿也不觉得累。

对于舞台的热爱,奶奶是我最重要的领路人。她年轻时出身戏班,唱的是京剧,但昆曲也不在话下。当年是花旦的他,听说身段儿、气韵都引得人魂萦梦绕,啧啧称赞。爷爷经常骄傲地跟我说:“你奶奶当年可是咱们这儿的红人,魅力大得很嘞。”这点我深信不疑。

我看的第一场戏就是奶奶的。尽管那时我只有三岁,奶奶年龄尚大,但风采不减当年。她头戴钗子、面抹脂粉,身着长长的衣褂。弱柳扶风,莲步款款的样子疑是天仙下凡。咿咿呀呀的唱调,勾得人心里痒痒。当时我在台下仰望着烨然若神人的奶奶,只觉世间最美好的模样也莫过于此吧。

现如今已经很少有人唱戏了,村里的戏台也没了昔日的光彩与繁华。记忆中民众欢乐的样子仍深深刻在心里,只是时光无情,它永远成为了过去。那个宽敞的大舞台现在变成了方方的电视机。

奶奶抱着我哀叹:“这小电视还没那大舞台看着过瘾呢,怎么大家都喜欢被这种东西吸引呢?”文化之风,山高水长。戏曲文化的舞台应当有更广阔的天地。那些戏曲人员以热爱演绎着岁月,打磨着时光。

我要用自己的力量将这个源远流长、富含魅力的舞台延续下去。

教师点评:文章中心明确,结构完整,取材独特,语言流畅,有自己的思考,情感真切。文章标题新颖,文中分享的故事也十分独特,作者将细腻的情感融入进了每一个字、每一句话中,深深地感染着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