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沙馅是自己做的,挑几百粒饱满肥大的红豆,放在水里泡着,在黄晕的灯光下,波光粼粼。也是要沙糖的,放在锅里蒸成糖浆是焦黄色。许久,那放在水里的红豆被泡出了花,用塑料膜压碎,再把三样拌和在一起。绵白糖也要蒸出阳光来。
把糯米粉加水和白绵糖拌在一起,那水算得上是天上水,是雪融化后的。再把那剂子压成一片片的小圆,放上一勺豆沙馅儿,再搓成一个小圆球,就算做好了。等那一个个的小汤圆排好阵列,在木板上,把一口几个西瓜大的锅搬到灶台上去。去门外取几斤雪入锅,雪被人间温情暖得化成了水,有的藏在锅里,有的冒出袅袅烟火。
汤圆迫不及待了,随着外公的一倒一推,看见汤圆凌空而起,形成一道彩虹般弧线。白花花的汤圆,在锅里闹着,那阵势,像是孙悟空带领小猴操兵器,热闹。那一只只汤圆,在几盏灯光下,晶莹剔透着,白色的大衣,不薄不厚,里面那紫红的馅隐隐约约透出来,灯光在上面蹦跳着。
小孩子早已迫不及待拿起筷子就往盘子里冲,大人也不再管着,算是对过年的一种放纵吧,汤圆软绵绵的,总是夹不稳,夹了几次还是掉。一口咬下汤圆,那豆沙从白皮里流出来,流入那饿得慌的胃里,甜甜的,沙沙的,也是热腾腾的。
用舌头一压,大部分的豆沙被迫离开温暖的外皮,只得在口腔里流动着。糯米皮比春日的花瓣还娇嫩,一咬即破,滑滑的,嫩嫩的。有时候也会端上炉子上那温热的米酒,那米酒的米粒如珍珠般大小,酒的颜色泛黄,酒中映着一轮明月,甜丝丝的,清风也都与酒和在了一起,随着云起云落,畅饮年华。
那个十里飘香,把远在外乡的游子牵扯回来。岁月飞逝,只留下一堆灰烬,但灰烬深处藏着的,是汤圆里的余温。
年总是要过的,那几十年的家席,也会淡淡散去,有依依离情,有浅浅不舍,米酒在炉上温着,时光长好,岁月不曾忘记。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清晰,结构清晰,内容丰富,文笔流畅,立意独到,情感饱满。文章字里行间流露着浓浓的情感,颇为打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