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我的家乡广西,这个古老的壮乡,人们想到的是古老而神秘的传说,是美如画卷的桂林山水,使梦幻迷人的北海银滩,是载歌载舞民情四溢的"三月三"。有句老话说的好"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俗和特色,而在广西,"三月三"是壮族人民最重视的节日了。它仿佛是快乐的源泉,让人们载歌载舞,吃五色糯米饭,抛绣球,跳竹竿。虽然我不是壮族的,但我生在南宁,长在南宁,每一年的三月三我都不会缺席。
今年的"三月三",我来到了广西文化艺术中心,看了一场震撼人心,专属于广西的民族演出——壮韵响八桂。
我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静静等待着演出的开始。灯光忽然暗淡了,只听见一声悠扬动听的声音传遍大厅"唱山歌",随后更多的声音出现了"唱山歌……"我心头一震,这声音仿佛是从灵魂深处那喊出的对"三月三"的热爱。余音绕梁的歌声,让人不禁陶醉其中。灯光愕然亮起,一群穿着民族服饰的哥哥姐姐正热情演唱着,舞动着。他们身上的挂饰好似屋檐上的风铃发出的清脆声响,又好似山林中那汤汤流水,静润心田。五彩斑斓的民族服饰在灯光的照耀下散发着奇异的光芒。我身边的人们好像被这一幕景象深深吸引,情不自禁的跟着他们歌唱起来。歌声虽然不是很好听,但里面却包含着一股浓厚的力量。
几个节目过去,其中让我最为震撼的是一个名为《红红火火过苗年》的芦笙舞。他们围绕成一个圆圈。苗族姑娘们拿着红扇子围绕在外圈跳舞,苗族小伙子就在里圈吹芦笙。新快节奏的旋律响起,姑娘们舞动着扇子,左踢腿,右踢腿。扇子跟随舞动升起降落,画圈旋转,在空中画出一道道完美弧线。里面的小伙子吹着芦笙也跟着舞动踢腿。听着这旋律,我仿佛看到苗族人围着篝火边跳舞边歌唱的情景。芦笙一响,漫山花开迎春来。随着芦笙吹得越来越激烈,舞蹈也好似进了高潮。我仿佛看到花丛中蝴蝶在翩翩起舞,突然一阵急剧的狂风吹来,花丛被吹的左右摇摆,蝴蝶也在空中疯狂逃窜。不一会儿狂风停了,变成了温暖的微风,抚摸着人们的心灵,享受着狂风后的平静。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演出到了结尾。所有演出人员一起上台,他们穿着各色各样的民族服饰,在舞台上一起大合唱《大地飞歌》《广西尼的呀》。这一刻,我们心连心,民族情怀包裹着我们,民族气息充斥四周。
每次"三月三"我都收获颇丰。这一次我欣赏到了芦笙舞的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啵咧的震撼人心;领略到了三江侗族大歌的优美动听;赏识到了琵琶歌的风趣幽趣。
56个民族,五十六枝花,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中华民族一家亲。体会民族风情,了解民族特色。这一次的"三月三"让我再次被这浓厚的民族文化折服。虽然就只有广西才过"三月三",但我希望每个地方都能了解到"三月三"的特色。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明确,取材真实,语言生动,情感真切。作者在文中讲述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文章富有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