吱-吱-,这是时间的声音,她慢慢织起我的童年,时间穿梭在童年中,一丝不苟的,带有温情的,使人留恋的。
——朦胧的背影,月光中我的童年变得温暖。
月光弥漫在屋内,微弱的蜡光照着驼背的太姥,手中针线缓慢的舞动,刺入、折叠、提拉,这三个动作在太姥的手中反复着孜孜不倦,太姥时不时的抬头看看我,脸上有说不出的温情。我趴在床上望着太姥说:“太姥为啥每天都在织东西呢?”太姥眯着眼睛,手中依然重复着,外面刮起了一阵微风,微风吹起了窗帘,恍惚间我看到太姥的嘴唇微微浮动。太姥缓缓站起身子,用手展了展那块布然后走到我旁边,“超切看看,这花儿好看吗?”几朵兰花映入眼帘,在月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幽静,那几朵花好像抚摸着我的心,笑容中带着些许惊讶的表情不由自主的浮现在脸上,“好好看,真的好好看啊。”“是嘛”太姥脸上也露出起欣慰的笑容,“这手绢就送给你吧。”我欢喜的接过来将它贴在脸上感受着每根线的温度许久不能忘怀。深夜,房间充满着那兰花的香气让我进入了温暖的梦乡。
——忧虑的目光,望向欲想离去的我们。
凌乱的书桌,漆黑的屋子,厕所传来水嘀嗒的响声,我抬起头看向满桌的试卷,眼中失去了光亮。从乡下到城市生活已有七八年了,七八年中学业压力逐渐增加,一切都和以前不一样了,清晨的鸟叫变成了鸣笛声、乡下的星空也变成了城市的灯火、家长的寄语也从“开心成长”变成“考上重点高中”、我的内心更是从开放转向封闭,但有一个一直没有改变。吱-吱-针线穿梭在白布中的声音令人放松,太姥的眼花了,弓着背的她带着花眼镜在台灯下一丝不苟的秀着什么,我慢慢将脸凑上前去。果然又是花,从我记事起太姥每次刺绣必然就是些花花草草从没有秀过什么大气的山河图之类的。“太姥,为啥每次都是些花花草草啊?那些山河图多气派啊,为啥不去秀那种呢?”太姥抬起头,眼缝中透出一丝光亮,神情有些奇怪,“超切不是喜欢花吗?”太姥带有疑惑的说着。“那都是啥时候了啊,我又不是小屁孩了,哪还有男生喜欢花的……”房间变得寂静,静的让人恐惧,太姥脸上挤出一丝笑意,我知道自己做错了事,于是转身离开。太姥的眼神变得忧虑,望向离开的我,心中若有所思。
——针线掉在地上,我的童年就此织完。
夕阳西下,鸟儿回家,太姥静静的躺在病床上,呼吸有一些散漫,眼神却很温柔,白色的房间里挤满了很多人,抽噎声交杂在空气中,最后余晖撒在太姥的病床上,我挤在中间透过缝隙看到了掉在地上的针线。太姥一直都喜欢着她的爱好就像一直疼爱着我一样,小时候我的童年在针线下变得温暖,长大一些我可能忘记了那是份来之不易的温暖,我想尽办法想要离开,而现在我是多么希望再次听到那针线穿梭的声音,因为那是我的童年,我无比幸福却又总是忽视的童年。太姥的眼泪开始向下流,我的眼前也变成一片红晕的晚霞,我的童年就此完结。
月光交织下,床上模糊的身影让我回想起童年。在飘荡的窗帘中有个慈祥的脸上撒满月光,针线穿梭在白布上,那时太姥说:“因为我呀,在织超切的童年呢。”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明确,结构完整,内容具体,情感饱满。通过文章,我们可以看到作者饱满真切的情感,文章也因此优美动人,触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