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在水里的箬叶,在风的撩拨下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奶奶拿起两片箬叶折成一个斗笠状,再用勺子挖起软松松的糯米装进去,接着再将红枣、肉松、红豆装进去,一个饱满又美观的粽子就诞生了。最后,奶奶将它用一根绳系住放到蒸锅里就可以了。
我目本不转睛地盯着,发出疑问,“奶奶,为什么有端午节?为什么要包粽子呢?”奶奶听了,为我解释道,“相传,屈原被贬,他独自一人流浪着。望着浩汤而又汹涌的汨罗江时,他不禁感慨自己一生为国着想,却被人陷害,便纵身跳入江中。人们担心鱼去吃屈原的身体,便将粽子投置河中,吸引鱼儿们吃粽子而不吃屈原,这便是端午节包粽子的由来。”
我的小手握住箬叶,学着奶奶的模样,将叶端交叉成斗笠状,我捏着叶片,一只手拿起大勺挖上满满一勺糯米放进去,再轻轻一按,使糯米更加结实。再将其它馅儿放进去,再按一下,最后用剩余的叶片封住口端。这样,一个圆滚滚的粽子可爱极了,像是一个个小顽童在打滚。最后将所有粽子放入锅中,等待蜕变……
不一会儿,阵阵香味飘入了鼻中,奶奶将最大的一个给了我。拆开线,慢慢剥开青绿色的箬叶,一股粽香味扑面而来,咬一口,粘粘的不仅有了肉的农郁也有了汁的清香。如此美味,何人不夸呢!
月明当空,清风扑袭。蝉鸣声一声比一声欢,粽香一个比一个浓。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明确,结构清晰,内容具体,文笔流畅。作者在文中讲述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文章富有生活气息。文章要素齐全,内容完整,细节充实,文中讲述的这段经历得到了细致、流畅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