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秋夜微凉的风如陈年的酒,令人凭生醉意;蝉声不知何处来,悄悄地挤入心头;浅浅的桂花香蒙绕鼻间,好似墨香,铺出一幅秋的景。
很久以前的高秋之夜,大人们总会在庭院里摆上桌子板凳,然后坐下谈笑;一些妇女们则边安静地听着身边人的闲聊,边织着自家小孩的毛衣,是关怀的寄托;那些顽皮的孩子们,却在一方小院女笑打闹,时而插上大人的一两句话,逗得众人笑不拢嘴,或闯几件小祸,遭几声笑斤。
而我独爱躺在老家庭院的藤椅上,感受秋高风凉,听小虫鸣鸣,闻桂香缕缕。颇有岁月静好的温柔。每这时,“画桥南畔倚胡床”的恨意总会环绕在我心头。
我也思绪万千,或想秋一定是个娴静的女儿,或想秋风是女儿的轻纱,又或是摇曳的秋花是女儿腰间的流苏……最后在万千的思绪中,枕着身边人们的欢笑进入梦乡。
而后便是我迷迷糊糊地醒来,在大人拖拉扯抱下进屋中。睡意全无也不恼,将目光穿过床边的小窗,落入庭院中时已空无一人,安静得很;一盘圆月悬在夜幕中,无星无云,只有蝉鸣叶落声相伴,略显孤寂;我也在这沙沙声中寻找梦里的秋天去了。
很久以后的秋时,我已穿梭于马路间,置身于高楼中。从房间的窗户向外望去,有高楼大厦与它的灯火闹珊,依然看得到月,依然听得到蝉鸣,依然思绪万千,却不曾见少年郎惬意自得与岁月静好。其实很久不久,只三年,三年的秋风却不知不觉地掠走我儿时的秋梦,捉不到,留不住,余下满腔惘长,繁华落尽也不见梦回旧时秋。
桂花落,落尽旧时院庭中,花香袭袭与欢笑相随;桂花落,落尽了,闻不着花香,听不见昔日故人笑;桂花落,随秋飘向不可及的远方。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明确,结构清晰,内容丰富,文笔优美,情感真切。作者寓情于景,将自己浓浓的情感融入到了对景物的描绘之中,文章更具感染力。清新的文笔、隽秀的文字、流畅的叙述、丰沛的情感,都是这篇文章引人入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