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里的文化

六年级 叙事 939字
2023-04-15 08:04:46

我和奶奶围在桌子旁边包着一个个粽子直到黄昏降临。片刻之后,一个个碧绿玲珑下入铁桶里,香飘四溢,沁人心脾。这天端午,粽子的口味使我回味无穷,粽子里的文化也让我受益匪浅。

清晨的天空浮动着灰蒙蒙的轻纱,阳光淡淡散发着光辉,温柔地撒在脸上。吸一口乡下的空气,新鲜又清凉,让人神清气爽、心情愉悦。哗哗的流水声在我耳边萦绕,转头一看,勤劳的奶奶在家门口一遍一遍地洗着箬叶。回过神来,光阴似箭,今天又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想起小时候只是坐在餐桌前等着吃粽子,只知道粽子味美却不知道其内涵。这样想着,我走到奶奶身边希望也能一起包粽子。

我们架起一张小桌子,桌子上摆着一大打箬叶、一盆糯米、一碗红豆、一盘五花肉和一捆粽绳。奶奶先将箬叶上端的硬柄剪下,再将箬叶折成漏斗的形状,一手托着漏斗,一手在里面加食材。她铺上一层糯米加上一些红豆,放入一块汁水外溢腌制好的五花肉,轻轻盖上一层糯米埋住五花肉,再将上方的箬叶往下一折,一裹,绳子一捆,使里面的食材在封闭的箬叶家里沉睡。我见奶奶得心应手,轻而易举样子,一个小巧玲珑但鼓鼓当当的三角粽子就展现在眼前。

我学她的样子抓起箬叶忙活起来。但只是学到样子没有灵魂。在我的手中的箬叶不像坚固的围墙将食材包裹,而是散架的栏杆。奶奶看着我只是微微一笑,继续包着粽子,跟我讲屈原的故事。屈原热爱祖国,一生志行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是个有志气的人,在他投河而死的时候,百姓为他扔粽子,防止他的尸体被鱼虾鳖蟹吃掉。原来如此,这个绿油油的小粽子也蕴含那么多的文化。我又拿起箬叶,再尝试一次,这次的粽子比刚刚的好很多了。

我在一次次尝试中包的越来越好,看见手中的糯米刚刚还在阳光下亮晶晶的闪着,现在颜色变得暗淡无光。抬头,天边的云彩镶上金边,天空变成淡紫色,原来是黄昏之时了。转过头,奶奶包了一大盆的粽子。我们在夜幕降临前将粽子下入事先加热好的大铁锅里煮熟。煮熟的过程中粽的清香从铁锅散发,在空气中弥漫,旁边的白汽围绕着铁锅,我早已垂涎欲滴。

粽子煮熟后的第一口,香味冲入口腔,五花肉鲜美多汁,软糯糯的糯米让我心满意足,粽子让我唇齿留香,回味无穷。

新鲜的食材将它裹上箬叶,放入铁锅,一步步的制作才展现出眼前的粽子。正如我制作粽子要一步步才能成功。粽子的文化里蕴含的道理让我受益匪浅。

教师点评:文章结构完整,内容丰富,文笔流畅。作者在文中讲述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文章富有生活气息。文章要素齐全,内容完整,细节充实,文中讲述的这段经历得到了细致、流畅的展现。文章叙述非常有条理,过渡自然,发现的过程中贯穿着你感情的细腻变化。很吸引读者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