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每个地方的节日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而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家乡武汉的春节。
腊月二十九时,我和奶奶来到门外贴春联。我站在小板凳上,先把横批贴在门框的正中间,不能歪。对联要对称,还要分清楚哪是上联哪是下联,所以每年都少不了我和奶奶这一对“最强搭档”啦!
在春节期间,最少不了的就是年夜饭了。大年三十的晚上,妈妈做了一桌子菜:有员工骨的肉包子,有香喷喷的排骨藕汤,有色彩鲜艳的烧鱼……但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条年糕鱼了。我问妈妈:“妈妈,为什么每年过年吃饭时都要摆上一条只看不吃的年糕鱼呢?”妈妈笑着回答道:“因为希望每年都可以‘年年有余’呀。”我这才恍然大悟。
年饭中的藕汤和鱼都是咱们湖北的特色,接下来就是我家的重头戏——包饺子了。它虽然在湖北并不是非常流行,但在我家就是年年都在进行着的一项重要活动。
吃完年饭,我们全家都在一起,打开电视,播放着“春节联欢晚会”。就在这时,爷爷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饺子皮和肉,我拿出绞肉机,用一个勺子把肉压紧实,就可以开始绞了。绞肉好费力啊,它们挤成一团,任凭我怎样扒拉,它们都不肯分开。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肉绞出来一点点。过了许久,终于把肉都搅完了,接下来,就是我最喜欢的包饺子了。拿一个饺子皮,放进一勺肉馅儿,再用手往饺子皮边上抹一点水,最后把饺子皮合起来就好了。我一点一点的折出了花边,就在马上要完工的时候,饺子居然露馅儿了,它好像咧开了嘴在对着我笑。我赶紧把多余的肉弄了出来,再把边上封好,哈哈,一个“大胖饺子”诞生啦!不过这个“大胖饺子”却直挺挺地躺在盘子里,怎么也立不起来。我又看了看爷爷包的饺子,弯弯的,花边十分漂亮,直直的站在盘子里。后来,在看春晚的时候,我就品尝到了自己的劳动成果。因为肉太多,嘴被占的满满当当。唉,看来肉太多也不好哇。
接下来让我满怀期待的就是赏花灯了。进入展会内,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个大大的拱门形状的花灯,上面有着美丽的图案。再往前走就是各种各样的花灯了:有大大的莲花灯,粉红的花瓣,碧绿的荷叶,就连那荷叶上的露珠都那么逼真,引来了许多人的关注。还有那可爱的兔子灯,它两脚站着,身体立着,抬头望着月亮,还有一只小兔子,它的头正在上下移动着,像是在吃着地上的草。还有一个花灯十分奇特,是一个房间的外形,里面有椅子、桌子,还有一个楼梯,要不是因为他是花灯,我真想走进去一探究竟呢!
夜渐渐深了,但赏花灯的人还是络绎不绝。各种色彩的灯像天上的繁星一样,大放光彩。回到家后我仍意犹未尽……
看完花灯,新的一年就拉开了序幕,这些有意义的风俗,让春节多姿多彩,也让我对新年充满了期待。
附:求求给个精选吧,写了好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