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不同地方的风俗文化肯定也会不一样,在我的家乡秭归就有很多有趣的风俗,其中最好玩儿的就是五月初五的包粽子了。
相传屈原投江后,为了不让江里的鱼虾破坏他的肉身,就往江里投放米粮。后来屈原托梦说要用叶子把米包起来再投。不然他在下面收到的时候就变味了,其实是为了防止江里的蛟龙把米吃了,用粽叶把米包起来,蛟龙就不敢去碰,因此粽子也就出现了。
这不,大清早母亲就把我喊起来,我睡眼惺忪地揉了揉眼睛,发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来了。这是什么日子?这么大的阵仗,看了一眼日历,我眼中的睡意没有了,猛地想起来:今天是端午节。来到厨房,看着一桌的食材,我瞬间明白了:要包粽子。
外婆指挥着我把糯米倒在盆里,用水浸泡着搓洗起来。糯米从我的手里滑下,白哗哗的,像雪花一样,给我一种舒服的感觉,这样来回搓洗了几遍,外婆说可以了,我就把他们放置在盆里,看起来仿佛一个个可爱的孩子静静躺在水中。我跟外公拿出新鲜的粽叶,它们摸起来比较软,洗干净后放到一边。这时母亲问我们:“想吃什么馅的?”我大喊:“咸蛋肉粽!”奶奶摸摸我的头:“好,就听你的。”奶奶拿出三斤瘦肉,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又加了各种调料,放到了一旁。正在奶奶切肉的同时,妈妈在旁边准备一些咸蛋黄。
经过了漫长的等待,终于,糯米泡好了,外婆熟练的将他们加上调料,这时糯米的颜色已经成褐色了。“好啰,新鲜出炉的粽子!”只见妈妈端出一盘,整个客厅里都是一股香味儿,看着就让人口水直流三千尺,更别提一个一个大口往嘴里喂呢。
粽子的清香渐渐散去,但我们依然一起聊着天,一片喜气洋洋。我顿时觉得,其实我们喜欢的并不仅仅是粽子的味道,而是一家人聚在一起的欢乐,还有对屈原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