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新年的“好戏”

六年级 叙事 744字
2023-02-26 12:16:43

一到新年我家就有“好戏”上演。

爸爸首先亮相,他摇身一变成了“武生”。借着份晚的霞光,他抡起两把菜刀,咚咚咚,“敲击在砧板上,发出新年厨房里的第一声喜乐。他满脸通红,像是过五关斩六将的关爷。在爸爸一顿“猛如虎”的操做下,再顽固的肉块都会失去抵抗力,乖乖地“就范”剁成细细的肉馅儿。在剁肉馅儿上,爸爸可是有一套自己的理论,什么“横竖各剁八十八下”,什么“切忌筋肉断筋连”之类的,颇有一点儿兵法的味道。

下面亮相的是妈妈和奶奶。妈妈是“花旦”,灵巧地演绎着“和馅儿”的精彩,且看,她翘着兰花指儿拈一点盐,细细地撒在肉馅儿上,再倒一点儿料酒和酱油,香油来上几滴,还要点缀上翠绿的葱花。她的动作麻利而俏皮,在厨房里演奏着新年的西皮流水。

奶奶嘛,更像青衣,举手投足间尽显从容。面光、盆光、手光,这是奶奶奉行的揉面“三光政策”。多少水,多少面,比例都要恰好,揉面的力道和次数也有讲究。太软就失去筋道,太筋道又会累死擀饺子皮儿的。奶奶明明只是在面团上揉和按而已,而我却认为那是一双手的舞蹈,像是在舞动洁白的水袖。

待到包饺子,那才是戏的高潮。嚯,生旦净丑齐亮相,热闹矣!爷爷曾是部队食堂的白案,他有个绝活儿,同时可以擀数张饺子皮儿。只要爷爷一开工,我们全家包饺子都赶不上他的速度。方才还是案板上的几个小剂子,这转眼间的工夫就成了一张张薄薄的饺子皮儿飞到我们眼前。所以啊,爷爷擀饺子皮活脱脱有股花脸的豪迈气概。

我呢,手忙脚乱,不是捏破了皮儿就是放多了馅儿,急得我呀,一会儿挠挠头,一会儿擦擦脸。嘿!那白白的面粉就沾了我一脸,活脱脱一个“丑角儿”。

每年除夕夜,家人们一起包饺子,成了我们家特有的习惯。

最后,该给这场戏好好起个名字呀!此时,饺子上桌,家里氤氲着暖融融的幸福味道。对,这出戏就叫《我家的新年“好戏”》吧!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清晰,结构清晰,内容丰富,文笔优美,立意独到,情感饱满。作者在文中讲述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文章富有生活气息。文章标题新颖,文中分享的故事也十分有趣,很能吸引读者的注意。文章要素齐全,内容完整,细节充实,文中讲述的这段经历得到了细致、流畅的展现。一次再平常不过的包饺子经历在作者的笔下却能如此有意思,为作者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