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们的祖国是一个拥有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传统文化更是各式各样,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如老舍笔下的春节。沈从文笔下的腊八粥,我们从中都能体会到节日的风俗习惯,接下来我讲一下我家乡端午节的风俗吧!
端午节乃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需要做什么呢?想必大家直接会脱口而出:“当然是包粽子了。"对,但是听乡里的人说包粽子是为了纪念大夫屈原的,屈原因为不能实现爱国理想,便抱石投泪罗网自尽了,人们怕屈原的身体被鱼虾吃掉,所以便把粽子丢进河里这便有了包粽子的习俗.
粽子怎么包呢?每年端午节妈妈会买来或摘来粽子皮。洗干净准备好糯米,红枣,红豆和腊肉的食材,准备八角,香叶和桂皮等香料,用香料把腊肉腌制入味。用种子皮折成一个圆锥,倒上一点糯米,放两颗红枣,再倒上一点糯米。按照这个顺序依次放入红豆,花生仁,小葡萄干,一粒米,豆沙馅等,包完之后,用线把它给系紧,之后就可以放入蒸锅中了。
“噗嗤!噗嗤!呼……”粽子蒸好了,一股香甜的气味扑鼻而来,十里飘香,令我垂涎三尺。我抓起一个粽子,“呀,好烫啊,好烫呀!”我左手把粽子抛到右手,右手抛到左手,慢慢的才冷却了下来,剥开粽子皮,那上面的油晶莹剔透,香气立刻就勾住了我的胃,这不是粽子,而是一个小型农业菜市场。
前年的端午节,一家人聚在一起,屋子里洋溢着幸福,而现在都去了外地上班,我吃着奶奶包的粽子,粽子的香味,家的味道,却是那么始终如一,如此熟悉……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这就是我的家乡一一端午节的风俗。
教师点评:文章结构完整,内容丰富,文笔流畅。文章要素齐全,内容完整,细节充实,文中讲述的这段经历得到了细致、流畅的展现。小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写出自己在传统节日端午节中的感想。其语言清新、活泼、流畅,包粽子动作和人物对话的描写更是富有童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