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五,是端阳,龙船双双闹长江……”随着稚嫩童的声音,端午就被“催”来了,软糯香甜的粽子也进八了人们的嘴里。
在端五节前几天,家乡的孩童们就开始做五彩绳。五彩绳是由黑白、红、黄、青五股组成的。从五月初一就要带戴,一定要给小孩带,直到端午节那天把五彩绳扔到河里冲走,寓意着把疾病冲走,身体健康不生病。
端午一早就要去采艾草。把采好的艾草插在大门上,是可以保平安、辟邪的。艾草还有许多作用呢!可以提神、通窍、杀菌等功效。
一早出门不止要买艾草,还要买做粽子的食材。在家乡是讲究自己做的。买回来糯米、粽子叶、馅料就可以做了。把三片粽叶弯成一个三角漏斗状,然后依次放入糯米和馅料。把粽叶裹成圆锥体一样,拿绳子紧一个粽子就包好了。
在等粽子出锅时,妈妈诉我粽子的来源:有一位爱国屈原,他一心为国家农民着想。忧国忧民的屈原在长沙附近的汨罗江怀石自杀。当地农民为了不让鱼吃屈原的肉体就做出了粽子。随着时间的流排,出锅了!
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不顾烫手就拨开那粽衣,光是糯米就令人垂涎三尺!那清香的口感让人无法抗拒。吃了还想再来一个。
下午,赛龙舟开始了!人们拿着刚出锅的粽子前来观看。两岸观看的人如潮涌,热血沸腾。呐喊声、加油声、划桨声交织成一种喜庆的氛围。
每个地方的人都有自己的风俗。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风俗,日子才过的多姿多彩,欢声笑语。
教师点评:文章结构完整,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文章要素齐全,内容完整,细节充实,文中讲述的这段经历得到了细致、流畅的展现。文章有详有略,言之有序,内容生动具体, 文章内容新颖,结构合理,流畅连贯,自然通达。细节描写颇具匠心。极富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