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佳节,良辰美景赴佳人。——题记
过完年接下来就是盼的元宵节了,这不,元宵节一大早,人们便喜气洋洋,讨论着晚上的活动,现在就跃跃欲试要猜上几个灯谜了。
等啊等,时间过得实在是太慢了,千万只蚂蚁似乎在我的心脏上爬,让我心直痒痒。天终于泛黑了,月亮还没挂上天际呢,早就按捺不住的孩子们就放起了炮,噼里啪啦,好不热闹!这炮似是一个暗号,于是,等了一天的人们就都跑跳着出了房门,把年后没放完的烟花通通拿出来;于是,天空中绽放了一朵朵色彩缤纷的花朵。
放完炮,元宵节便正式开始了,我正身在陕北,所以能有幸看到陕北的秧歌,表演队伍排成了一字型,“游行”到了每一处大街小巷,一个角落不剩。队中开头是摇花伞的,他们把调色盘似的伞不停地转着,那五颜六色的伞让人看了不禁赏心悦目。拿伞的人穿的也很有意思,是陕北的服装,他们白色的裤子和红色的衣服相互映衬,头上裹着白色的毛巾,好不喜庆!有的在毛巾上面还扎了两个揪儿,有的将毛巾包成了一个白色的牡丹,有趣至极!
中间的队伍是几个老爷爷,有个披着羊皮拿着桨的船夫:他头戴草帽,草帽上面还放着几个纸花;腰间系着红丝带,手里也拿着系了红布的红桨,处处彰显这热闹、喜庆。还有身穿蓝衣外披白色羊皮的老爷爷,瞧得人眼花缭乱。队伍最后跟着四头“狮子”,舞狮们边走边斗,铜铃般的大眼直瞪着对方。
两头红狮子突然站起,耀武扬威,高高在上,好似“神狮”显灵;瞧!两头黄狮子猛的向前扑去气势汹汹,你扑我咬,不相上下,十分逼真。到了晚上八九点钟,人群如潮水般去往同一个地方他们要干什么呢?那还能干什么?
定然是猜灯谜了。我之前从未猜过灯谜,好奇心驱使我拉着爸妈跟了上去。只见眼前忽然亮起,如同白昼,是一大片的灯笼。有的画着白居易所描写的“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有的画着“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的美人,有的画着《水浒传》的英雄好汉,有的画着那明月上的嫦娥仙女。各式各样,多姿多彩。可人们都无暇来欣赏了,因为大家都争先恐后的在猜灯谜呢!人们有的紧锁眉头,有的急得直跺双脚,有的是喜上眉梢。无论如何,大家都是欢天喜地。
元宵节是春节的尾声,可仍和除夕夜有得一比.正月十五闹花灯,大街小巷,处处张灯结彩,一个个精致的小灯,照亮了大街的每个角落。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明确,有条理性,取材真实,语言生动,见地独到,情感细腻。作者在文中讲述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文章富有生活气息。文章标题新颖,文中分享的故事也十分有趣,很能吸引读者的注意。文章要素齐全,内容完整,细节充实,文中讲述的这段经历得到了细致、流畅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