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闹社火,是我们这里过年的习俗,每年的元宵节当天,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那天一大早,市民们就如约而至的聚集在表演地的两旁,那阵势用摩肩接踵、脚不沾地来形容一点儿也不夸张。我早早的等在街边的护栏边,期待着活动的开始,爸爸对我说:“社火表演大有来历,社火是中国汉族民间一种庆祝春节的传统庆典狂欢活动,是西北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高台、高跷、旱船、舞狮、舞龙、秧歌等等表演,十分热闹。”
在一阵喧闹的锣鼓声后,社火表演正式开始了。走在最前面的,是一辆装饰得非常漂亮的彩车,车上的人们身穿彩衣,手里挥舞着鼓锤,锣鼓敲得震天响……
突然,一个金箍棒抡得风响的孙悟空一下子窜到了跟前,吓得人们直往后退,就在人们还惊疑不定时,身手敏捷的孙悟空已经窜出老远,在那抓耳挠腮扮着鬼脸,逗得我们哄堂大笑。
人群中有人大叫了起来:“来啦、来啦”只见不远处,向我们走来的是舞龙、舞狮的队伍。只见两只威风凛凛的“狮子”走到了街道中央,它们摇头摆尾,左顾右盼,在玩狮人的指引下,做着直立、翻滚等高难度动作。大家在一旁高声呐喊,掌声此起彼伏,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长达五米的黄龙踏着锣鼓声上场了,长龙时而向前冲,时而急转弯,时儿绕圈飞舞。突然龙尾跑到了前面和龙头缠在了一起,而龙的身体却到了后边,有高有低的,当从高处看,就像一片黄色的海洋,不断舞动的龙酷似海上的波浪……
社火,已经成为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耍”出了文化自信,“玩”出幸福年味,“添”上吉祥色彩。
教师点评:文章中心突出,思路流畅,内容丰富,语言生动,立意深刻,情感饱满。作者在文中讲述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文章富有生活气息。文章要素齐全,内容完整,细节充实,文中讲述的这段经历得到了细致、流畅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