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但今年的月亮却是“十五的月亮十五圆。”团圆饭好,一家人来到阁楼顶上赏月。
整个月空,仿佛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看不到的明月,也看不到一点星光,也许是想更不玩躲猫猫吧。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妈妈提议,开一个赏月古诗词大会。首先,爷爷引起了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不该失落的念了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中庭白地树栖鸦,冷落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我还做出了望着明月思念的样子,大家都为我鼓掌。奶奶讲了月亮的传说:嫦娥偷吃仙丹被关在广寒宫里,吴刚被罚砍桂花树,玉兔在广寒宫里为嫦娥捣药……我半信半疑,原来,它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
然后我们品尝了美味可口的月饼。妈妈问我:“圆圆的月亮像什么?”“像月饼。”我不假思索的说。妈妈笑了笑说:“你答对了一半,只说出了月亮的圆,还没有说出月亮的亮,再想一想。”想了一会儿我又回答:“像一只晶莹的玉盘。”妈妈说:“这就找对了相似点,将一个事物比作另一事物,它们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只有相似点找的准比喻就会形象生动,相似点找不准比喻就会不伦不类。”原来是这样,妈妈借着中秋的月亮又给我上了一课。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中秋的月亮羞答答的躲在云层里,体验不到“月到中秋分外明”的感受,但我却享受到一家人团圆相爱的美好时刻,月圆人更圆。这真是一个难忘的中秋节。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清晰,有条理性,文笔优美,情感饱满。作者寓情于景,将自己浓浓的情感融入到了对景物的描绘之中,文章更具感染力。文章语言优美,情感饱满,感染力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