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叮当叮叮当……”小区外,似乎又响起了那熟悉的声音。我同幼年
时一样,匆匆地抓起硬币,跑下楼去,跑出小区。可当我来到小区门口焦急
地四处张望时,却找不到那卖糖的人,只能任凭这声音在我耳边消失。
小时候,我住在奶奶家,“叮叮当叮叮当……”这声音时常会响起。在那时听来,它便是天籁。并不是说它有多悦耳,而是它的响起代表着我又可以吃糖了。每次听到这个声音,我总会习惯性地拉上奶奶,缠着她给我买一块敲得碎碎的“叮当糖”。接过糖,我总会迫不及待地打开封口,分开粘在一起的糖块,取出其中一块放进嘴里,舔一舔,吮一吮,一股甘甜清香的味道就会一下子流进喉咙,甜进心里。
在卖“叮当糖”的一般都是老人,我猜想应该是没有年轻人想继承这甜蜜的衣钵吧!老人从不扯着嗓门叫卖。只要他挑上刚做成的大糖块,走街串巷,把手中的铁皮敲出有节奏的“叮叮当叮叮当”的声音,立马就会有很多爱吃糖的孩子自发围过来,争先恐后地买糖吃。可以说,哪儿有“叮叮当叮叮当”的声音,哪儿就有一群爱吃糖的孩子围着、叫着……
不知从何时起,“叮叮当叮叮当”的声音越来越少。路旁围着的孩子也少了,更多的是父母的制止声:“这糖太脏了,有很多细菌,别去吃!”
现在的大路两边,有小超市,有专卖店,还有连锁店。“叮当糖”渐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多半是所谓的“健康、绿色”的,或者是“无公害的、无反式脂肪酸”的食物……
“叮叮当叮叮当”,我似乎又听到了,但放眼望去,却不见人。
我抬头望向天空,心中又回响起那熟悉的声音:“叮叮当叮叮当……”
教师点评:文章中心明确,取材真实,语言生动,情感饱满。通过文章,我们可以看到作者饱满真切的情感,文章也因此优美动人,触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