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虽不及唐人李白“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那般傲气,不及宋人杜小山“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那般洒脱,不及清人郑板桥“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那般风雅,但是任何人都能从中切切实实地感受到茶的清香、朴质、真诚。浮生若茶,甘苦一念。——题记
轻烟袅袅,肆意地向外扩散,扩散……与城市的匆匆繁杂,格格不入。
闲来无事,信由自己的步伐。这片古巷,房屋间狭小的空隙,门可罗雀,似乎还杂糅着隐隐的青苔味儿。河道两岸偶有老者,拄着拐隐隐的青苔味儿。河道两岸偶有老者,拄着拐杖蹒跚地踱过。
烟雨蒙蒙,摇橹船头老妪的小调温婉动人,朴质却不显单调,反倒有平淡生活的真情美,暖暖。不知何时,船停。老妪向我招招手,“上来坐坐,现在的年轻人来这种地方的,已经很少了。”朴质的吴韵,是久违的温暖。
入船,坐定。船停,窗外景色依旧。诧异间,老妪手捧一只榆木盒子,入舱,那般小心翼翼。轻置,打开,暗红的木盒里端正地摆着两个刻有花纹的小盒子,四周有陶制的茶壶、茶杯,暗香涌动。
见我有询问之意。老妪温和地笑了笑:“这可是新鲜的碧螺春,好得很呢。”一看便知,是上品。一小撮茶叶,放入陶瓷杯中,入水。茶叶飞速地旋转上升,下沉……像是经过沸水的刺激,上下起伏尽情展现自己的活力。老妪将一杯与我,一杯独酌。碧螺春的缕缕清香,夹杂着些许微苦的涩,从杯中袅袅升起。仿佛一股清流,浸润干渴的心田,一片澄净,安稳。岸上树、房、人,从前方涌来,又迷失于身后,不住感叹:好茶,好景!却隐约看见老妪的眼角,分明流露出年华的伤痕。茶的清香,自此在书房中亘古不变。携着古镇的质朴、纯情,夹杂着书海淡淡纸墨味儿,氤氲了一世的芳华。不论何时,饮上一杯好茶,总为佳事。清晨的茶,开启了一日的明亮;午后的茶,驱除了闷热的困乏;傍晚的茶,消灭了白日的烦躁与疲倦……
日子或闲或忙,生活或苦或甜,一杯淡茶,经久不变。饮茶,必有饮茶的讲究。轻端茶杯,扇过茶香,细品。茶叶的香味是独特的,它不似果茶的甜腻,亦不似花茶的纯厚,杀仆,扇过杀杳,细品。杀叶的杳味是独特的,它不似果茶的甜腻,亦不似花茶的纯厚,它香得朴素、有分寸,平淡中有涩更有香,就像平淡人生中有苦亦有甜。
喝茶,是一个人与内心本真的相识,相知,相恋,是朴素和沉稳,满足和踏实。平淡的生活中,能如喝茶般不急不忙,不骄不躁,做人安安稳稳,做事踏踏实实,便满足了。
虽没有江南古巷的烟雨迷蒙,没有与世隔绝的清净,但巷、茶、城、人已然合一,心净。浮生若茶,甘苦一念。还是茶的清香四溢,弥漫天地之间,世人为之感触。
教师点评:文章中心突出,结构清晰,取材独特,文笔优美,立意独到。通过文章,我们可以看到作者饱满真切的情感,文章也因此优美动人,触动人心。清新的文笔、隽秀的文字、流畅的叙述、丰沛的情感,都是这篇文章引人入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