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亲手做的面条粗糙,色微黄,却散发着一股幽幽的麦子香,而这怡人的味道却只能在记忆中去寻找了。
幼时的我不爱吃米饭,只对面条情有独钟。当外婆知道她的孙女喜欢吃面条后,竟然在自家的地里种起了麦子。一到麦子收割的季节,外婆往往是最兴奋的,顾不上捆扎麦子的胳膊会被锋利的麦尖刮出血印,时而抚背,时而起身,尽情挥舞手中的镰刀,就如音乐家手中不挥动的指挥棒,外婆在麦田演奏着一首满是爱的乐章。休息的间隙她会拿着一穗麦子,放情在嘴里嘎嘎嘲地嚼,想象着孙女对她做的面条爱不释口。
割完麦子后,晾晒干,她便会提着到村里的工厂去磨成面粉,然后拿回来自己亲手做成面条。
待面条做好,外婆会迫不及待地给孙女煮上一碗清汤面。外婆下面的时候是我觉得是最好看的时候。她在雾气缭绕中穿梭,如枯枝一般的手抓起微黄粗壮的面条,“扑棱”一声全数丢入翻滚的沸水中。待出锅之后,短粗的面条被细心地盘放在瓷碗中,乳白色的面汤上升腾着热气。人口之后,先是面汤的清新,再是淡淡麦香充斥在鼻间。这是陪伴我长大的味道,只是这碗外婆用爱做出来的原汁原味的清汤面终有吃完的时候。
如今,外婆离开我已经很久,很久了,我吃的面早已换成了市场上柔滑劲道的面条了,当初的清汤面上如今也盖满了各种码子,任凭一大碗下肚,可是我却从未有的感觉,心中强烈的垂涎那碗清汤面。现在的面,即便是塞满我的胃囊,也永远都不能填充我的心,因为那面里不曾有幽幽的麦香。
怀念那记忆深处,氤氲着爱的热气,伴以外婆的亲情入味的清汤面啊!
教师点评:文章中心明确,结构清晰,文笔优美,情感饱满。文章字里行间流露着浓浓的情感,颇为打动人心。通过文章,我们可以看到作者饱满真切的情感,文章也因此优美动人,触动人心。作者将细腻的情感融入进了每一个字、每一句话中,深深地感染着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