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圣者的一程,有信念引领;骑行者的一程,有风景相伴;而我追逐绘画之梦的路上,始终与执着同行。
一次偶然的机会,日本绘师米山舞的绘画作品震撼了我:刁钻到极致的透视角度所带来的冲击感,人物刻画得如同缕缕流水的发丝、衣着,对面部五官及神态的把控……无不直击我的内心深处,我也因此对数码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渴望成为一名与其并肩的绘师。
五年级时,我曾看着自己的作品,嘴角上扬着,内心沾沾自喜,并挑出了几张自认为不错的,分享给我的同学小陶,想着能得到一些赞许。但是,她先是仔细盯着我的画,微皱着眉头,最后给我留下一句:“你的比例问题好大。”
霎时,我满心的喜悦与期待,一下子坠入了深渊。数不尽的挫败感将我一下击倒,使我一度自怨自艾,仿佛进入了所谓的“低谷期”。但我还是站了起来,因为我明白,我要学的还有很多,如果被这些挫折所打败,那我便绝对无法完成心愿。
我开始正视自己的不足。回到家,我便开始翻阅许许多多有关人物比例方面的资料,照着例图反复练习,而且了解在不同环境、角度下的透视与光影,就这样,我笔下的人物中有了一丝生气。
但是,比起教程,身边的实物是更好的导师。一有闲暇面,我就会观察起周围的人和物,一朵花儿,一只猫,家人说话时面部的肌肉变化,做不同动作时,哪个角度更有张力,不同衣服的褶皱,不同材质的质感区别……
除此之外,我还欣赏了不少手绘、数码绘画等大师的作品,品味每段画面讲述的故事,揣摩绘师的用意,值得学习的地方会迅速保存下来。慢慢地,我的思想也随着这份心愿而改变,从不愿承认不足走向乐于别人提出意见,成为绘师的决心也从模糊变到清晰………
现如今,翻出五年级的作品:变形的比例,僵硬的五官及细节,毫无冲击力的构图…小陶当时说的一点都没错。想到这里,我淡淡一笑,我明白,自己离一名真正的职业绘师还差得很多,但是只要有要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以及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就一定可以一步一步地接近目标,赢得属于自己的荣光,完成属于自己的心愿!
为此,我将一直,与执着同行。
教师点评:文章中心明确,取材真实,有自己的思考,情感饱满。文章要素齐全,内容完整,细节充实,文中讲述的这段经历得到了细致、流畅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