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斗”,我就想起了几个月前外婆家来的叫高帽子的“新客”--一只雄赳赳气昂昂、十分好斗的一只大公鸡。长得漂亮,比别的鸡都大。是外婆家的小霸王。特别的凶,我们全家上下无一人敢轻易招惹他。
它那金黄色弯钩状的嘴,会在太阳的照射下闪着光芒。两只绿豆大小的眼睛,流光溢彩。五彩的羽毛似华丽的锦缎,披在身上,仿佛雍容的贵妇人。那高高翘起的尾巴上那墨绿的羽毛就像老树上的大叶片一样。最引人注意的是那顶鸡冠,如一朵盛开的牡丹,硕大无比。
高帽子脾气十分暴躁。仗着自己是老大,作威作福,要是哪只可怜的鸡挡着他的道了,他便"咯咯"尖叫,非得啄下几片羽毛不可。 若是有那不识趣的公鸡,侵犯它的领地。它就一个侧面踢,让那只鸡失去了平衡。再用出它的独门三招:抓、踢、啄,一直打到那只鸡溜走为止。
偶尔也会有那么几只不识趣的鸭和鹅。在它享受美味的时候,前来抢食。我们那好斗的高帽子怎么可能会轻易放过它呢?它就翅膀微张,肌肉绷紧,身体前倾,摆出一副打架的模样,恶狠狠的盯着那些鸭和鹅。突然狠狠的扑了上来,一边用尖尖的嘴喙拼命啄它们的脑袋,一边用双翅扑打着它的背部,那些鸭和鹅招架不住它,便灰溜溜地走了。高帽子便心满意足地接着吃。
当然就他这脾气,怎么可能不主动去欺负别的动物呢?没鸡可欺负了,它可无聊透了,过了几天,它便去欺负憨厚的小鸭子、小鹅。在散步时,总能见到地上有着零零散散的羽毛,准是它弄的!鹅啊鸭啊,被欺负够了,都逃到水上,他不会游泳怎么办?这可难不倒他,它似乎早已摸透人类的心思,日暮时分,鹅鸭纷纷归巢,他便冲上去猛啄一起,就像在做游戏一样。
刚刚欺负完自己家的,又去欺负别人家的。不好高帽子去抢邻居家大个儿的食,两只鸡发生了冲突,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最后大个儿不仅被打的“气喘吁吁”,还被啄掉了一地的毛,败下阵来。就这样,大个儿被高帽子啄成了“秃鸡”
他不仅欺负动物,还欺负起了人。有一次我在喂食的时候往它那边撒少了。这位“大爷”不高兴了。扇着翅膀就飞过来扑我,还“咯咯咯”地叫,用它那尖尖的嘴巴啄我,差点把我衣服啄破。我吓得急忙跑进了屋里,他还在门外“咯咯咯”地叫,向我示威。
中国的汉字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比如这个“斗”,就像一个擂台上,高帽子把他的对手踩在脚下摩擦。既是一个字,又是一幅画。每一个字的背后都有着数不尽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