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那一碗碗热气腾腾的盖碗茶,仰望光阴里的吊脚楼。
听外公说,他以前最喜欢去茶馆喝上一杯重庆特产的盖碗茶,再与老朋友们下几局象棋,输或是赢都不重要,大家说说笑笑,一天就过去了一大半。听着外公的讲述,我的脑子里一点点在茶香中氤氲出一座吊脚楼,几个老人坐在里面谈天,说地,下象棋,讲历史,生活的节奏不经意地慢了下来。我羡慕着,请求外公带我去看看。“好吧。我也很久没去过了。”外公答应道。
想到能去茶馆,我便精心地挑选起了衣服,想拍几张唯美复古的照片,现在想来真有点目的不纯。我把自己收拾得漂漂亮亮的,叫上外公正准备出发时,却看见外公只穿了一件老旧的中式领衬衫,一条颜色与衣服差不多的半截裤子,比平时还随意,我觉得奇怪,便问他原因。他就说这不随意,以前喝茶都是这么穿。
我狐疑着,跟着外公出了门,茶馆的位置并不好找,外公领着我穿小巷、爬梯坎才到了那里,这里茶馆在小巷里,两边还保留着老式川渝建筑的特点一一吊角,可都与现在人们刻意仿古的不同,这吊角自带着一种岁月的味道,既给人一种历经岁月的破败之感。又让人感到气韵不凡,它就静静地立在小巷子里,那样朴实、隐忍,仿佛与这个繁华喧闹的世界格格不入,却又不被人们所发现。或许它实在太静了,仰望着吊脚楼精致的吊脚,我心里有一种平静,踏实与敬畏。
走进茶馆,这里与外面的世界一样——赫然分成了两派,一边是和我一样来拍照打卡的年轻人,另一边坐着十几个穿中式领的爷爷奶奶,我才明白这衬衫真的是他们老茶客不变的约定。两堆人看起来格格不入,相隔了一个时代,却又互不干扰,那边拍自己的照,这边喝自己的茶。
我和外公都要了一碗老式盖碗茶,茶来了,我不敢妄自随意品茶,看着外公的动作,我小心翼翼地模仿着,生怕破坏了这茶的意蕴。一口盖碗茶,听着爷爷奶奶的闲聊,一种历久弥新的历史与光阴的味道在我口中淡开,我心中升起了一种敬意。这一座吊脚楼,一碗盖碗茶,是多少光阴的沉淀与堆积才能浸出的厚重、深沉,是多少历史记忆的弥留,让这个地方与喧嚣共生,却排斥喧嚣于外。我突然觉得我好奢侈,竟能体会到这样悠远的意境,这是光阴的馈赠。
仰望那一碗热气升腾的盖碗茶,仰望那光阴里的吊角楼……
教师点评:这篇文章思路清晰,线索明确,以“我”的所见所闻所想为依托,不仅展现了吊脚楼悠久古朴的历史,同时也书写了不同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与追求,历史的悠远与新时代的生机都在文章中体现了出来。了解吊脚楼,依靠的是“我”的外公这一人物,在文章中,“我”和外公存在着许多对比之处。在去吊脚楼之前,“我”将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计划拍许多唯美的照片,而外公却换上了老旧的衬衫,随意出行,这是两位主要人物在穿着上的对比。新旧的不仅仅是衣服,新的也是时代,旧的也是吊脚楼。文章的特别之处就在于没有过分执着于属于吊脚楼的那段过往岁月,而是在想象的同时用新的视角去看待今日的吊脚楼,使得吊脚楼也成为了新的吊脚楼。仰望吊脚,“我”的心里是平静与敬畏,所以在品茶时小心翼翼地模仿,“生怕破坏了这茶的意韵”,这是古,是吊脚楼的历史。作者也注意到了和“我”一样来到吊脚楼拍照的一类人,他们有着更流行的生活,却仍然被吊脚楼所容纳,“却互不干扰”。这才是历史与光阴的真正韵味,古朴却历久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