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渐晚,我踮着脚,逆着光,仰望着爷爷提笔挥臺的清矍身影。那青黛色的西山,酒醉似的晚霞,都一齐倒映在书案上的那一方砚台里,那里面,有别样的一方天地。
童年时的我便在这墨香的浸染中长大,爷爷喜欢书法,也喜欢他案头的那方砚台。青灰的颜色,因石造型,方中带圆,古朴圆润,墨池的周围镌刻着一圈淡雅的竹。爷爷告诉我,这砚台叫端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之首,历史可追溯到一千三百多年前初唐时期的端州。端砚的石料质地特殊,产地周围山峦起伏,江河纵横,开采过程十分艰辛,一方精美的小小端砚凝聚着劳动人民的血汗与智慧。
我轻轻抚摸着端砚,感受着它温润如玉的质感,一时间,思接千载,仿佛触摸到了历史无言的恢弘。
受爷爷影响,我也渐渐爱上了书法,那看似简单的一横一竖、一撇一捺里,都蕴含着君子温润如玉、为人方正的训诫。
长大些,我开始发现爷爷挚爱的这方端砚也有美中不足,它的细节处竟有隐隐的白色裂纹,颜色也青一块白一块不很均匀,我逐渐生出一些不满。
一日,我练书法,有几个字怎么也写不好。爷爷看出了我的困境,便对我说:“我不觉得你这几个字写得不如原版好,虽然原版更刚劲有力,但你写得却更灵动有神采。临摹的目的不在于复原,而在于学习的过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风格和特点。”
我突然愣住了,停住了笔,呆呆地望着爷爷。
爷爷若有所思,一手捻着他花白的胡须,一手指着案上的端砚接着说道:“孩子,你看,正如这端砚上的白色花纹,不是裂痕,而是大自然鬼斧神工形成的独特印记,又名‘金银线’,这正是它珍贵而独一无二的标志啊。
这一刻,我才知道,一直让我耿耿于怀的,不是我的缺点,而是我的特点啊!
这一刻,我才知道,一直让我耿耿于怀的,不是我的缺点,而是我的特点啊!我终于释然。
这一方端砚,陪伴我走过一个个春夏秋冬,在无形中已经成为我的精神寄托,塑造着别样的一方天地。陪伴我长大的爷爷渐渐老了,端砚却始终不改温润如玉的君子本色,无声地诉说着很多人生的道理。
一方砚里,有天地。
教师点评:中心明确,思路清晰,取材独特,语言流畅,有自己的思考。文章字里行间流露着浓浓的情感,颇为打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