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题记
正是大年初一,一个喧闹而又惬意的日子,我随着婆婆、爷爷走进了人挨人、人挤人的庙会。
嗬,好香啊!刚一进小吃街,我这个馋鬼的鼻子就动起来了。“武汉热干面哟!”“兰州拉面来喽!”“油爆春卷!”“煎饼果子!”“新疆羊肉串!”……一家家的吆喝声此起彼伏。人们有的三两群儿,吃碗热乎面。有的两人一伙儿,喝碗豆汁汤。小吃街熙熙攘攘,好不热闹!真是“十里长街,美食飘香”啊!我这位“美食家”在人群中钻来钻去,都不知道吃什么好了。
唔,那是什么?一位脸上布满皱痕的老师傅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只见那糖稀大王:手持漏勺满糖稀,挥洒自如砧板间。那左一甩,右一勾,上插花,下漏糖,仿佛连笔作画,又好似落“墨”成图。老师傅一边甩糖,一边乐呵呵地说:“今儿个赶庙会,大吉大利,我给诸位撒个‘龙凤呈祥!’”“好喽!好喽!”我们全部都拍手欢呼起来。说话间,板子上已出现了一副糖制龙凤图。细看,龙的鳞片,凤的羽毛,呈现在眼前。哇,这手艺真是精湛!我不禁感叹。老师傅又用一颗樱桃做了龙眼,这叫“画龙点睛,越点越旺”!我们大家都拍手称好。不一会儿,老师傅做的糖稀被抢购一空,老人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孩子呢,也高兴地舔着甜滋滋糖稀,真是甜到心窝里去了。
随着人流,再往前走,老远就看见围了一堆人。一看,原来是来写对联的:大红的纸两边铺,饱蘸的笔中间飞。“梅花开五福,竹叶报三多。”“向阳门第春常在,积善之家庆有余。”一位年近古稀的老者高兴地说:“好!好!现在这日子越过越红火,在添几滴墨水呀,来年就讨个吉祥哩!”“哈哈哈……”
“不入春园,怎知春色几许……”随着这声儿瞧去,见那边有不少搭台唱戏的,观众随着那唱腔,摇头晃脑,还真投入呢!那边不时传来年轻人的喝彩声。
天色渐渐暗下来,可人们却游兴未尽,这庙会呀,不愧是京城一绝。今儿个,算是真正感受到了这京城的春节。明年呀,我还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