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正月十五,年味儿最浓的时候。
“呀,到啦到啦!”来到庙会,映入眼帘的是一座中式的门。棕红的颜色还提写着四个大字“万事如意”。自用鲜红的颜色写,用金黄的线来勾勒,不得不说,十分有气势。在门旁的两个大柱子上,还刻着九条龙,九条龙,栩栩如生,形态各异。每块鳞片都被用青色的颜料勾勒。这九条龙正好缠绕在一起,被刻在了柱子上,十分巧妙!
我走进大门,看!那边好多人,我凑进去一看,原来是一位老爷爷正在做糖画。
老爷爷的脸上布满皱纹,棕黄棕黄的脸上却还带着笑容。他拿了一把小铁勺,舀起一勺白砂糖,倒在了正在加热的锅中。那位老爷爷拿着小铁勺在锅中搅拌搅拌,嘴里还哼着小曲儿。带到糖浆,以便的金黄时,老爷爷从竹篓里抽出一根竹签,放在了铺了一层膜的桌子上。老爷爷眯着眼睛,右手舀起一勺糖浆,左画画,右画画,一条龙并被画了出来。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妙!我凑近一瞧,龙身上的鳞片刻画的很清楚,地上的那个眼睛,让龙如真的一般。我不得不感叹,这位老爷爷的技术真的十分高超!妙!
我走向前,瞧!那位阿姨在做什么?
没一会儿,功夫那里被凑满了人。那边阿姨的身边摆了各种各样的工具。她将手放入水盆中,清洗了一下。拿出旁边竹架上面的笔毛。打出了另一个容器,在里面清洗,洗完以后拿纸在下面按压,将大部分水吸进去了以后,她将手捏毛的两端向相反方向拉过去。整理好了笔毛,阿姨便把它摆成一排,拿着针在那里面挑毛。阿姨说:“这个呀,是湖笔,是我国非文化遗产。”阿姨挑完毛又将笔毛聚拢成一捆,沾沾水放在了一旁闲置的架子上。
我不禁感叹到,妙!
我继续向前走着,看见了一个剪窗花的摊子。那是一位老奶奶正戴着老花镜,手拿剪刀和红纸,正在剪窗花。老奶奶将红纸叠了几叠,再用剪刀轻轻一剪,展开上面出现了花纹和字!真奇妙!老奶奶说:“我们村里的人儿呀,都会剪窗花。还有个小口诀哩!一折一剪一窗花。其实剪窗花也没有什么难头儿,你用心学学就会了。”说完,老奶奶便将刚刚剪好的窗花摆放在一旁的架子上,又拿了一张红纸继续剪窗花。妙!
我继续往前走着,看见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奶奶。她一手捏着绣花针,一手轻轻地抚着“画”。这边的人好多呀,我正在边边伸着脖子看着老奶奶的“画”。老奶奶语速缓慢的说:“这个一一是湘绣。是我们国家,四大名绣之一。还被带上过太空呢!”老奶奶说到这里,似乎感到十分自豪。我仔细一瞧,正反面,花还不一样呢!妙!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文化需要我们传承,精神需要我们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