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口的烤鸭香

六年级 叙事 846字
2022-08-27 18:35:07

天色已晚,冗杂的车流挟着城市昏暗的灯光。老屋即将面临拆迁,自从搬了新家后,也不常回杨家巷了。偶尔来一次,定是又思念起儿时最爱的红皮烤鸭,巷口那家店的陆爷爷做的,最正宗。

行人的脚步不停,他售卖的动作也很麻利。左手操着一个瓷蓝色的托盘,右手执一木夹,勾着身子,腰弯的像张弓。他的臂膀飞速的向下探去,熟练的夹起推车里的烤鸭,转身置在了秤上。“十七。”他没有抬头,钱是顾客自己给,他对食客向来及其信任。他似乎也不太关心收入如何,只抄起一把磨的锋利的石刀,精准的向案板剁去。木桩似得案板用了很多年,布满着沟壑纵横般得刀印,坑洼不平,像是他那爬着褶皱的脸,刻着岁月的痕迹。 “砰,砰。”清脆的响声附着节奏,手起刀落,他的眼神没有紧盯着,不知是多年操作的熟练,还是暗含着某种情绪。几乎是几下的功夫,板鸭已被斩成了规整的小块。他给顾客装了袋,很恭敬的双手递了去,眼波中似乎流转着不舍。他抬手拿了泡在水桶里的干净抹布,去擦拭自己油腻腻的护衣,直到表面不再泛着油光,才撑着墙坐在了一瓶的板凳上。

那是我最后一次见到他,再去光临小店时,门面上已经贴起了“此铺已空,低价出售”。

我很怀念那种味道,制作的手艺淳朴,即使从未上过电视,却让人总在记忆里无法割舍。

后来从老邻居的口中得知,他那时查出了胃癌,身体大不如前。想让儿子继承这门手艺,将这份味道传承下去。自小陆经营这家店后,生意不降反增,可到底是亲生的,儿子能做出什么样他心里门儿清,在好几次的试探下,他从配料柜翻出了一袋罂粟。他失望的看了一眼儿子,夺门而去,眼里似含着数不尽复杂的情绪。

自那以后,他就关了店,回老家去了。

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他似乎从不起眼,不胖不瘦,不高不矮,混在人群中是极普通的,很难认出。正是这样老实普通的人,在不断钻研烹饪的技巧,提升自己,也不忘初心食客多凭着那多年不变的炭火气味,感知着那方小店的存在。他守着初心,不是不懂变通,而是在金钱与利益面前选择了良知。

他那不成器的儿子进了大城市,开了自己的土菜馆。最后因为那些违规的调料,被食客举报,倾家荡产,锒铛入狱。

城区里的老人闲谈时还常记起陆老,言语里有着不舍。父子二人,两种选择,两种截然不同的结局。好几年过去,我再没有吃到过那样令人怀念的烤鸭,或许是因为那份烹饪里,带着厨师真正的情感,带着一个老人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