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风,沧桑了你我的天空;冬去春来,勾勒了单调的大地;斑斓世界,孕育了无数次美丽的相遇。——题记
落红飘飞的花瓣与泥土邂逅;俊鹰展翅的洒脱,与蓝天邂逅;蝉声四起的热闹与立夏邂逅。不期而遇,留下最美好的遇见。
八月金秋,我独自走在小道上。两旁满是果树,可惜果实已全被摘去,只剩下了空空的枝干。前些日子那香甜的果味已散去,只剩下几只孤零零的蝴蝶和蜜蜂在恍惚地飞着。我继续向前去,阵阵微风拂过脸颊,我似乎闻到了一股淡淡的花香,于是好奇地加快了脚步。
愈向前这芳香愈浓了,但还是淡淡的芬芳。终于,我找到了香味散发的源头——一棵桂花树。秋高气爽的日子里,这桂花开的正旺盛。一簇簇淡黄的小花布满了枝丫。我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桂花树。记得老家院子里曾有一棵,听别人说那棵桂花树在幼苗时曾被折断,于是长得极为不好。每当秋天来临,那单薄的叶子都在瑟瑟发抖,瘦弱的枝干摇摇欲坠。就连那少的可怜的花也没有一丝香味,可是过了这么多年,它竟仍坚强的活着。这让我想起李清照,她曾寄托思绪于花上。李清照曾在和赵明诚居住青州所作过《鹧鸪花·桂花》这首诗,表达自己尽管处于逆境之中,也兀自坚挺,不流于俗。不正像那坚强的桂花吗?面对着眼前这开得正旺的桂花,我不禁心生敬意。人们对黄色的印象通常是耀眼的,炫丽的,但桂花的黄却是淡的、轻的。不错,桂花不需要多艳丽的色彩,它的柔美颜色和馥郁的香气足以成为花中名流,“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百花冲冠,繁花血景,桂花独自一处:“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屈原之文章不见桂花,不是因为桂花不值得,而是因为他情思不够。陶渊明爱菊,周敦颐爱莲,却少有听闻爱桂花的。桂花难道不值吗?我沉思了。
我看着那枝头上一团团紧簇结实而又羸弱的花,它们低调内敛,不张扬,不与俗花争奇斗艳,高洁坚贞。一朵淡黄的小花飘到我鼻头上,我浅浅地吸了吸气,桂花仿佛用它那淡淡的香气告诉了我答案一一生命的长河永无止境,但即便生命在微小、脆弱,也要绽开花朵,让它变得有意义。倾城牡丹色,窈窕桃花恣,桂之静,何物可及?
区区微草,生于毫末;毫末之草,可以成原。感恩遇见,感恩遇见了桂花,让在小的生命上也见到了生命的意义和做人的品德。我愿做一朵桂花,在这偌大的世界中默默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