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子,又称扁食,是我国的传统美食之一。因其音似“交子”,所以又被赋予了“更岁交子,团圆福禄”的美好寓意。在我的脑海中,每一份关于饺子的记忆都是那么温暖与甜蜜。这承载着千年传统文化的食物,是我成长岁月里不变的温情。
小时候,每逢冬至日,家里是一定要包饺子的。一大早,灶房里便传来母亲剁馅儿的声音,不久母亲便招呼着我们去帮忙了。大家一边包饺子,一边唠家常,欢声笑语间,寒冷的冬日好像也变得不那么冷了。饺子煮好后,母亲总要说一句俗语:“冬至当天吃顿扁,不冻耳朵不冻脸。"带着这份充满温情的祝福,我常常觉得,接下来的这个冬天一定不会太冷。
过年之时,那就更少不了饺子了。母亲常常是整日不离开灶房,我便静静地在她身边帮忙。母亲在包饺子时,还会包些“幸运饺”——在饺子里包些红糖。母亲说,这是传统,寓意来年的生活甜甜蜜蜜、和顺安康。于是,每当我一口咬到饺子里的红糖时,都会感觉幸福满满。
后来啊,姐姐上了大学,我也上了初中,我们俩在家的时间就明显地减少了。我还记得那年,春节已接近尾声,而姐姐也即将离家前往学校。她出发的那天早上,母亲早早地起床煮了一锅饺子,对她说道:“走之前再吃一碗饺子吧,吃饱了就不想家了……”母亲端着一碗饺子,水汽氤氲中,我看到了母亲的脸颊滑过一滴眼泪。我突然明白,团圆便是这世间最美好的。而一碗饺子能让我们即使在离别之时,也带着家人满满的爱与祝福。
时光荏苒,曾经年少的自己已然有了成熟的样子,昔日年轻的父母,两鬓也已有了白发。岁月改变了太多,但从未改变餐桌上一碗碗热气腾腾的饺子散发的香气,从未改变这传承千年的食物中蕴含的满满温情。
饺子,会永远带着它的香味,带着爱与祝福,带着数千年的文化底蕴,在我们所有中国人心间泛起层层涟漪,荡向岁月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