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花、碎瓦与白山茶

六年级 叙事 825字
2022-05-21 13:59:09

风起,雨花落。

手执一盏灯,我终于又一次踏上故乡的路。

夜晚的乡村和白日百般喧闹的热闹场景截然不同,反而与如黛的远山深处一样宁静,像是砚台的墨不小心被打翻,染得瓦屋漆黑一片。冷风拂过树梢惹得几瓣花摇摇晃晃落入池中,惊起一圈圈涟漪,掺着几缕花香,打碎一池幽幽的月光。

雨如细丝,密密匝匝落下,碰响芭蕉叶。我真喜欢故乡的雨,和花的馥郁芬芳绵绵缠绕在一起,湿湿凉凉地钻进每一个毛孔。人间在清雨里酣醉,山川屋檐在轻柔的雾气里模糊,天地间只剩下雨砸青瓦的脆音。

我把伞推开。村里打伞不叫打伞,有个文艺的雅称——撑花。小时候不明白为什么这样叫,奶奶就用满是茧子的大手牵我上山。一样的雨天,奶奶举着伞,我依偎着她,静静在烟雨朦胧里看人们陆陆续续撑开伞,远远看去,就不停地开着一朵朵不同的花,带着湿润的浪漫。

绕过几道年岁悠久的旧巷,终于见到那白墙黛瓦的深深庭院——发黄的墙皮脱落不少,吸饱了雨水的青苔格外翠绿,雨珠串连成一条帘挂在青檐边,像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画,缥缈清冷。

凌晨三点多,奶奶大概早已入睡,此次回来没有告知她,就是为了一个惊喜。

蹑手蹑脚,撑着油纸伞轻轻推开故居的门,好似无意闯进诗里的画,心上像被人砍了一刀,我杵在原地呆呆望着眼前。

窗框将夜裁剪成不同的形状,雨斑驳地打在玻璃上,大堂的木桌摆着花灯——儿时我捣蛋地贴了许多方便面里拆出的贴纸,如今边角已经微微卷起——在一片黑暗里拢成沉寂的火红,奶奶背对着我坐着,皲裂的皮肤,头上苍白的雪丝,穿着鲜艳而厚重的碎花外套,像凋零的落叶一样倚偻着背,长时间地盯着一盆白山茶发呆。偌大的弄堂里只有这一小团昏黄,奶奶的世界空落落的。

“奶奶,我到镇上买了盆白山茶,你瞧好看吗?”

“到时候你回城了谁养着?放村里没几天就要凋谢哩。”白山茶散发着幽幽的冷光,花瓣透明干净,让人觉得是皎洁的月亮裁剪得来,我的眼泪拼命地往下掉。

曾经冲动买下的花,却有人在漫漫岁月里悄悄替我照顾。灯下,只有我早已抛之脑后的白山茶陪她落寞。

“奶奶,我回来了。”话语点醒画中人。

她缓缓地转过头来,耸拉的眼皮底下忽然翻涌上惊喜,痴呆呆地望着我,不敢讲话。那样子,仿佛出声了,她的清梦就碎了。

我吸吸鼻子,“噗嗤”一声笑出来,混着止不住的眼泪跑向她,彻底沉醉在故乡的雨里。

教师点评:时间流逝在我们生活的每个细节里,故乡的碎瓦、奶奶照料的白山茶、奶奶撑的伞,亦或是奶奶在灯光下佝偻的身影......它不断提醒着我们亲情的可贵。全篇均在进行景物描写,尤其是文章的第一段,短短五个字,却描绘出花雨图,正是这一幅花雨图,为后文感情的抒发奠定一种基调。文章寓情于景,情景结合。景物描写是本文的一个特色,但同时也是本文的一种缺陷,过多的景物描写,加上刻意的修饰,让本文显得有堆砌辞藻的嫌疑;再者文章分段过多,使得文章抒情效果并没有那么好。显然,小作者是想以题目的“撑花,碎瓦,白山茶”这些特别的物与景将对故乡和对奶奶的情感表达出来,那么文章主体就可以用三大段展开,再加上后文的直抒胸臆即可。最后,文章中也还存在语句不通的情况,希望在后续写作中加以改正。继续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