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端午节,人们就想到吃粽子、赛龙舟,在端午节这天,我回到了老家陪奶奶过节。
一大早,一些会做粽子的人,就在这个时候起床准备做粽子的材料。奶奶准备红豆、绿豆、猪肉和艾叶,奶奶先把红豆、绿豆和猪肉做成馅,然后,拿一小团糯米,在糯米上戳了一个小洞,把做好的馅放进去,再包住,包成三角形或长方形,再用艾叶包住,用小绳子绑往,最后放入水中煮。我按照这个样子连续做了十几个,奶奶比我做得好,做得快,我十有两个是不能吃的。煮好后,我拿在手上,发玩粽子滚烫滚烫的,我把粽子从右手丢到左手,从左手又丢到右手,这样做几次,手中的粽子就不烫了。我解干绳子打开艾叶,坐在椅子上津津有味地吃起了粽子。
奶奶坐在了我的旁边给我讲起了粽子的起源:“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记念伟大诗人一一屈原。传说,公元前278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一一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是,在农历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泪罗江。为了不让鱼虾损坏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后来,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一一‘简粽’的由来。”我边吃粽子,边听奶奶讲的这段话,突然,我想起了下午村里有一场赛龙舟,便请求奶奶带我去,经过我的千心万苦,奶奶终于同意了。
下午,我和奶奶来到了赛龙舟的地点,这里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我看到了有俩支队伍参加赛龙舟,一队是红队,一队是蓝队,他们都气势汹汹。只听见裁判吹起了口哨,他们便开始了比赛。
红队的鼓手很有节奏地敲鼓,红队的划手也跟着节奏划船,很快就超过了蓝队,蓝队也不干示弱,很快就和红队并列,红队和蓝队不相上下,很快就要终于了,所有人都很紧张。在大家的紧张气氛中,蓝队突然加快了速度,蓝队冲过了终点,赢得了比赛,而且去祝贺蓝队。
傍晚时分,我依依不舍地跟着奶奶回家了。在回家的路上,我的脑海里,还是刚才赛龙舟的热闹场景。
家乡的风俗真的令人难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