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逗啦!”四年级六班的教室里传出阵阵笑声,房顶都快被掀开了,连照进来的阳光都在手舞足蹈。他们在做什么?大家好奇地往里望去,原来是在做“给‘帅哥’画鼻子”的游戏。
只见景老师拿出粉笔,三五下就在黑板中间画了一个没有鼻子的“帅哥”。景老师转过头来,笑嘻嘻地对同学们说:“我知道你们都是‘小画家’,有谁想帮忙把‘帅哥’的鼻子补上?不过要先把眼睛蒙上,原地转三圈,才能上来补哦!”“我来!我来!”大家争先恐后地报名。最终,景老师选定了雨默、晁源、珈毓、子仪四位同学。
率先上场的是雨默同学。只见他用布条蒙上眼睛,转了三圈。调皮的景老师居然指挥他朝反方向走去。雨默信以为真,摇摇晃晃地拿着粉笔朝前走,结果越走离黑板越远。有的同学忍不住偷偷笑出了声。雨默也察觉出了不对,赶紧掉头走到黑板前,左摸摸右摸摸,就是不知道画在哪里。在同学们的催促下,雨默匆匆忙忙画上了一个鼻子。摘下布条一看,“帅哥”的鼻子竟然“飞”到了黑板边上。看着“飞”走的鼻子,同学们都哈哈大笑起来。
紧接着上场的是晃源同学,他可是个“数学小天才”,上场之前就记住了“帅哥”的位置,算出了到黑板前要走几步,胳膊要抬多高。蒙上眼睛,转三圈,他抬着胳膊,大步冲到黑板前,果断画下鼻子。很可惜,他把鼻子画在了“帅哥”嘴巴的左边。同学们纷纷模仿起歪嘴巴“帅哥”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又扑哧笑出了声。
轮到珈毓同学上场了,她也采用了晁源的“上台前记住法”,结果又把鼻子画在了“帅哥”嘴巴的右边。看着这一左一右非常对称的两个嘴巴,同学们再也忍不住了,笑得前仰后合,简直要从凳子上“弹”起来了一般。
最后上场的是子仪同学。这时,景老师突然严肃起来,语重心长地说:“我们一起来帮子仪画吧!”同学们听后纷纷点头,七嘴八舌地当起了“指挥官”。“往左!往左!”“往右!”“往右!”“往上!往上!”“往下!往下!”子仪非常聪明,听着“指挥”不断调整步伐和胳膊。随着大家齐刷刷喊了一声“停”,子仪迅速给“帅哥”画上了一个正确的鼻子。
古人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原来,只有全班同学团结协作,相互配合,才能奏出班集体里最优美动听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