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无需羡慕蓝天的深邃,它亦有独属于它的飘逸;溪流无需仰慕铺了瀑布的豪放,它亦有独属于它的优雅……
——题记
蜡烛从不艳羡太阳的光辉,当夜幕降临时,它默默地燃起人间的一缕缕光亮;白云从不向往苍穹的广袤,当白昼将至之际,它成就了蓝天里那份独有的景色;草儿从不羡慕苍松的挺拔,待到花朵开满漫山遍野之时,它将为芬芳镀上层层绿茵。是了,做我自己最好,又何必倾羡他人?
“画得可真好。”同学们总觉得我的画作十分完美,对我的画作赞不绝口,但我却不以为然。我的画没有齐白石的朴实清新,没有几米的童贞理性,更没有徐悲鸿那强烈的时代感,就仅是一幅稚嫩的凡作。
那是再一次“家乡”儿童画征稿大赛上,我按照我一贯的风格设计了一幅儿童画,分镜式的构图,缤纷的色彩遇上了朴实的笔触,使得整幅画显得稚嫩而富有生活气息。这欲交稿时,姐姐走了过来,指着手机上那张色彩明丽的画,建议道:“不如你学着他画吧,既然是比赛,那么色彩的运用和设计的搭配就要更出众些,才容易得高分。”我接过手机,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图中的画以水彩为主,没有刻意的勾勒,清新自然的笔墨似乎欲荡漾开来,“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也不过如此,起舞的蛱蝶,连绵的群山无一不充斥着大家风范,大气而细腻,与我的风格截然不同。要模仿吗?但这不是我的风格,不过姐姐说得也不无道理。于是我拿起画笔,开始临摹……那每一笔每一画都倒映着他人的影子,是那么拘谨……又一幅画作完成,虽然出自我手,但却使我莫名地感到陌生。我有些迟疑,不过想到能够拿个好成绩回来也就不再多想了,兴趣盎然地拿着画,向母亲炫耀去了。母亲在看见画的那一瞬间,眼里划过一丝惊艳,到后来就再度化为了疑惑:“画得是不错,不过这不是你原创的吧?风格与以往的全然不同啊。”我不语,只是呆呆地望着那幅陌生的画。“你赞赏他人的画,可以以这种高超的画技为目标,而不是选择模仿,要做自己。”母亲道,“把你原来的画给我看看吧。”我上楼将原稿递给了母亲,母亲面露喜色:“这才像你,多童趣的一幅画啊,真好。”我望向了那张画,那张注入了我真情的画,我豁然开朗——就算别人的东西再好,也不及做我自己来得畅快。我走在交稿的路上,此时阳光正好……
做我自己最好,即便是树林中那棵最矮小的树,却也能为他人撒下一方阴凉;做我自己最好,即便是糖罐里那颗最小的糖,却也能让人尝到甜头;做我自己最好,即便是世上最清贫的穷人,却也能拼出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