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伴着晨光,和着清风,漫步在深巷中,甚是惬意,却有着一道格格不入的背影……
缓缓走去,才看清,老人头发蓬乱,衣衫也是老一代的款式,大小不一的补丁隐隐可见,但即便如此穿在老人身上也感觉不到丝毫的平凡,反而透露出不平凡的气质。一张泛黄的小木桌上摆着各式各样的小泥人,还有一大块用皱巴巴塑料袋轻盖的黄泥巴,脚边各色不一的水粉摆放在凹凸不平的石板上。“姑娘,来个泥人吗?“老人突然喊住了我,眼里充满期待,脸上洋溢着自豪,我笑着摇摇头说谢谢,便继续漫步在深巷中,留下的或许是一抹淡淡的忧伤罢。
午时,再路过老人,却发现老人身旁围了一圈小孩子,而小木桌上的泥人早已所剩无几。我踮脚一看,只见老人揪出一块泥巴,泥巴在两只沧桑的手中来回滚动,不到一会儿,从凹凸洼陷的泥块变到光滑圆润。老人拿着刻刀绕泥巴上端轻轻地划了一周,往上抬了抬,头和身子竟出现在眼前,老人聚精会神地刻着,干枯的手来回摆动,小心却娴熟,剪刀在正中一分,嘴就刻好了,老人两嘴角微微上起,露出几颗泛黄的牙,或许是内心的小欢喜吧。原来,在不起眼的地方也可以看到不一样的风景,老人的笑容如初春的太阳般。
“八戒,是猪八戒!”一道喊声让我再次往老人方向望去,朱红色的泥块只是微微成了形,还没有多么细致的刻捏却让人一眼认出,心中不禁产生一种对老人的敬佩之情。再看,老人把一小块泥巴分成两段,轻柔细搓,再用小刀刻成形安在泥人身上,动作轻而快,娴熟,但即便如此也完全看不出有任何的缺陷,泥人在老人手中摆弄着,不一会儿一个栩栩如生的“猪八戒”就展现在面前,圆脑袋,大肚子,还扛着一把钉耙呢。
老人用笔沾了点水粉给八戒细细上色,轻而缓,围在老人身旁的小孩也越来越多,阳光细细碎碎地洒在深巷中,洒在老人花白的发丝上,隐隐透出光芒。成为一抹不可抹灭的风景。老人虽没有衣着华丽,没有张扬,却在老人的手技,眸子中透露出一种非凡人所有的光芒。问其中一位看着老人做泥人的孩子,老人什么时候在这里做泥人的?那个孩子说:“不知道,嗯…应该一直都在里吧………”
老人一直都在这啊!深巷里,一位老人,或许他给我们带来的有欢喜与惊叹,但更多的还是带给孩子们一个美好的童年回忆,一份栩栩如生的泥人,成为深巷中那道最美的风景。
凡事凡人,碎阳清风,漫步深巷,一道背影在孩群中格外显眼,因为那是深巷中最美的一道风景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