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冬,仿佛把一切都冻住了,只有北风在呜呜地吼叫着。
公共汽车站旁,陆陆续续来了不少等车的人。为了方便那些带小孩的妇女乘车,车站特地增设了两道护栏,让她们先上车。护栏旁还立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母子上车处”。这一便民措施得到了市民的一致好评。这不“母子乘车处”恰好来了一对母子,孩子银铃般的笑声犹如冬日里的一道暖阳,听的人心里暖烘烘的。
这时一个大腹便便的先生也走到了“母子上车处”。他从妇女身边往前挤,那窄窄的通道怎容得下他通过呢?妇女只好挪到护栏外,让他过,可是他竟然站在那里不走了,妇女差异地看着他。“哦,这不是老张吗?”随着话音,后面又来了一个高高瘦瘦的先生。他衣着光鲜,用帽子、大衣紧紧裹住自己。“唉,天真冷!”“是啊,天气确实太坏了。”
这两个人聊的正欢,只见后面又走来一个人。瞧他,矮矮胖胖的,走路不紧不慢,戴一副金丝边的眼镜,一副文质彬彬的样子,看起来也是个文化人。他走到护栏旁,看了看旁边立着的牌子,又看了看一旁站着的人,犹豫了一下,也站到了瘦高个子的身后。
第四个是个小伙子,带着口罩,傲气十足,大概是不屑与大众为伍吧。但他头也不抬,直接排在了“文化人”的后面。
一阵风刮过,孩子“哇”的一声哭了起来,妇女急忙哄起孩子来。人们的目光也被吸引了过来,一看到站在“母子上车处”的四个大男人,都不禁皱起了眉头,纷纷投来指责的目光。
那是个大男人呢?干脆闭上了眼睛,抿紧了嘴巴,恨不得把头也缩到大衣里去,做出一副“与我无关”的样子。
风吹的更紧了,让人觉得彻骨的寒冷。好不容易,车终于来了。不知是谁叫了一声:“让这个抱孩子的先上吧!”话音刚落,人们都站住了,主动的让出了一条路。妇女一个劲地道谢,脸因为激动而变得通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