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用一堵墙,隔绝了外界之繁华,在这个车水马龙的世界,它沉默了好多年,守候了好多年。
再见古巷是在一个黄昏。一道残阳挟着橘色的温暖铺在巷口,明晃晃的让路过的行人不由得放慢脚步。站在巷口向内看,净是一片美丽:暖阳叶映,黛瓦白墙,青石铺就,墙边有苔藓,溢着水珠,宁静深远,不染尘埃。那路口,因为有了古巷,也有了青灰色的晕染。
这边马路喧嚣,作别西攘人群向巷子内走去。这才发觉故乡的地砖松动了,踩在上面此起彼伏,此声有如一曲打击乐,轻快又悠扬。风声四起,花香四溢,思绪浮动间,仿佛有位撑着油纸伞的丁香姑娘,正沿着曲折连绵的小巷姗姗而来。隐约的香,蜿蜒的路,牵着我的心,引着我的情。
继续向巷子深处走去,便有了小摊,小铺。最先看见的是一位补鞋的老人,一袭布衣,一块围裙,一只矮矮小木凳,一把开开和和小剪刀,眉头微蹙,嘴唇微抿,眼眸弯弯透慈祥,双手灵巧显绝技。就在老人的一呼一吸间,一双白鞋底,一展花鞋面,就巧妙的合在了一块儿。暖阳辉映下,那白发也变成了金色的,那细针也变成了金色的。老人悠闲地哼出一首我听不出、道不明的老歌谣,成了这巷子中又一抹美好。
“糖人嘞——画糖人儿!”“你看!那儿有糖人!”一个老练的声音,几个欢快的影子——小孩子们围在棠溪摊钱买糖人。“我先来的!”“我先来的!”面对一句句争抢,摊主笑而不语,只是摇满一勺又一勺糖稀,一遍又一遍地画。亮晶晶,香喷喷的糖稀也引着我的味蕾,心中似乎已有了甜美。
糖香已过,酒香又来。前面,是一处酒肆。窄窄的木门半开半掩,屋内的灯光若有若无,一个个酒坛停在铺中,漾着醇香,漾着美好,真是应了那句“酒香不怕巷子深”。
几个小摊,一个初心——让过去的平凡之趣再次回到人们面前,让藏匿着的美好重现在人们心中。
现在想来,巷子其实并不起眼,七八百米而已。走了不久,便到了巷尾,那有满眼的爬山虎,掩着白墙。所剩无几的金色被这些绿叶承载,有的叶片残了几角,而正是这种残缺,造就了别样的美。
两堵墙,像是隔了一个时代;一条巷,造就了一种古朴的美。它承载着一段历史遗迹,也承载着一个城市最初始的记忆。真希望周转于尘世喧嚣的人们也停一停,来到这里,看一看川流不息的大街背后,也有一条时光流转,车马很慢的一条古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