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诗句总能让我想起家乡的习俗春节。
春节的那天晚上,老婶儿正在厨房擀饺子皮,而奶奶则是包饺子,饺子馅早已经剁好,只差包饺子了,奶奶拿起一张饺子皮,用手轻轻的沾点水涂在饺子皮的边缘上,接下来就用筷子夹一些肉馅放在饺子皮的中间,把饺子皮的两边折起来,然后再弄出漂亮的花边儿,这样一个饺子就做好了。我学着奶奶的动作开始包渐渐的,我便熟练起来了,之后奶奶便叫我如何把饺子包成金元宝的样子,还有如何把饺子折出花瓣的?在包饺子的过程中,老婶还讲了一个关于饺子的故事:刚开始饺子并不叫饺子,而是叫“娇耳,”相传是我国的医生张仲景发明的,早期是为了做药用。老婶儿刚说完,见我似懂非懂的样子笑了笑,见老婶儿笑了我也跟着笑起来了。
晚上,吃完饺子后,小孩子们就开始给长辈们拜年,而长辈们则是高高兴兴的给孩子们压岁钱,听爸爸说,压岁钱这个习俗大有来历:压岁钱又名压祟钱,压岁钱是汉族的传统年俗,一般在新年倒计时由长辈们将钱装在红包内给晚辈。压岁钱有很好的寓意,通常认为可以辟邪驱鬼,保佑平安。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晚辈得到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晚辈得到压岁钱也就可以平平安安的度过一岁。
收到压岁钱之后,我家便下楼了,刚下楼便听见“砰砰”的鞭炮声,天空上有的鞭炮带尾声,但没有爆开,有的在空中爆开了,有的在空中爆开了,但散了之后天空上全是像星星一样的烟花。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颜是女赠梅花。”新的一年在人们的笑语中到来了着温馨的气氛,更爱那美好的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