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稻田里的回忆

六年级 叙事 790字
2022-03-04 20:02:34

看千重菽浪,闻十里稻香,经历了无数次变迁,如今的麦田已一望无边。但那留在稻田里的记忆,却永远铭记在心。

本是欢声笑语的饭桌上,爸爸看着碗中洁白如玉的米粒,脑海中却浮现出从前的生活,不由得哽咽。

听爸爸说,当时,田里的水稻矮小,稻秆瘦弱不堪,微风一吹都要东倒西歪,一条条麦穗细小干干瘪,根本收不了多少米。 再加上家里并不富裕,一碗白米饭都成了奢侈品,每次爷爷都会吃的一粒不剩,却很难吃饱。

我看着爸爸手着那空荡荡的碗。心中不禁感慨万千,稻田里的记忆涌上心头。

所以七岁那年,我随爸妈回到乡下,田里的水稻比以前略有起色,但它那羸弱的身躯谦卑地躬着,一副有气无力的样子,产量也不高。虽然我们都能吃饱饭,但还有许多贫困地区的人们吃不到饭。

后来,我来到当地的小学。早间,微光细熹微,稻田目送我上学;傍晚,暮色茫茫,稻田迎接我回家。但家乡的乡音土语我未曾接触,大多晦涩难懂,清淡的饮食也令我难以接受。当我在走进那片稻田时,孱弱的水稻在冷风中瑟瑟发抖,我的心里无比凄凉。

十岁那年,我逐渐熟悉了家乡的一草一木,想到时光荏苒,我更坚定了应把握这美好的时光努力学习的心。回家时,我突然发现如今的稻田早已换了新颜,水稻变壮变高了。我与稻田一样砥砺前行。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秋日,已初一的我又站在稻田里,只见雁齿般排列的水稻,如夕阳下金黄的海浪起起伏伏,黄绿交织着,跳动着,微风拂过,送出稻穗成熟的香味,柔软细腻。水稻挺直了身躯,已经超过了我的肩膀,条条麦穗都丰实饱满,挂着一粒粒金黄的珍珠,沉甸甸又金灿灿的摇曳着。听妈妈说,由袁隆平带领的杂交水稻团队,已经成功研制了两米高的巨型水稻,产量增加了好几倍"禾下乘凉梦"实现了,这是我以前从未想过的。稻种,在袁爷爷的人的不懈努力下,使得中国用地球上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水稻产量屡创世界纪录。

原来在我成长的道路上,有许许多多无私奉献的人,以及我们的祖国都一同为了美好的未来奋发前进,我面前的一块稻田,又何尝不是全国各地千千万万稻田的缩影?水稻丰收的成果,又好像不是亿万人努力的结果?

稻田伴我成长的经历,是我留在稻田里非常珍贵的记忆,永远也不会忘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