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心里,真正的将军,不该是凶残蛮横、空有一身武艺的粗人。
真正的将军,在刀光剑影里也能对你温和微笑,身先士卒,征战四方,鞠躬尽瘁,守护太平盛世。
不争名夺利,锋芒内敛而战功赫赫,这才是真正的将军,真正的儒将。
秦汉
在我看来,自唐代以后,算不上有真正的将军。因为从此时代的骨气与傲气都汇聚在文人身上,真正的大将军少之又少。
秦汉,是真正的将军时代。
秦汉有霸王别姬的项羽,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韩信,有封狼居胥的霍去病,而我最喜欢卫青。那个“为人仁,善退让”的卫青,那个“天下未有称也”却是不败将军的卫青。
卫青,出身低微,还是一个私生子,司马迁不喜欢他,说他是靠“裙带关系”上位的。卫青自小知自己为“人奴之子”,又怎会贪求官位?他确实是一位伟大的将军。
他具有极高的军事指挥才能,用兵果敢,号令严明;体恤士兵,对将士爱护有加;为人豁达大度,对同僚则谦和仁让;德高望重,位极人臣却敬重人才,不立私威,是位不折不扣的儒将。
公元前129年,卫青与公孙贺、公孙敖、李广各率一万兵马出征匈奴,四个人中只有卫青打了胜仗,直捣龙城,斩敌七百余人。卫青奇袭龙城,揭开汉匈战争汉朝反败为胜的序幕。王昌龄有《出塞》诗赞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龙城大捷是这首诗最好的注解,因此,我认为整首诗重点讲卫青。只因“飞将”二字,很多人便由此联想是赞颂李广之诗作。笑话!李广何时去过龙城?
卫青戎马一生,宽厚谦和,无论世人对他有怎样的偏见,他都是我心中真正的大将军。
三国
一听见“儒将”二字,便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刺穿我封闭记忆的薄膜。
怎可忘了周公瑾?
周瑜同样没有被打败过。他18岁就带兵打仗,26岁以三万之军队敌曹操二十余万大军,留下赤壁之战的传奇,36岁病卒巴丘。如若他再长命一些,不知三国故事的最后结局会怎样。
他“长壮有姿容”,是倾国的美周郎;精通音律,“曲有误,周郎顾”;他重情重义,守孙策“十年之约”。他这样优秀,完美得就像他的名字——“瑜”“瑾”,皆美玉之意。
怎料罗贯中一句捏造的“既生瑜,何生亮”将他塑造成心胸狭隘的刻薄形象。江东美周郎,心胸宽阔,人尽皆知,罗贯中的一点偏见,误导了后世读者。
我想即使周瑜本人知道了,也不会生气,他是仁德宽厚又富有柔情的一代儒将啊!
他们值得所有人敬佩,值得所有人去爱。可我还是不甘心世人对他们有那么多的误解与偏见,他们是如此优秀的两位儒将。
历史的云烟已随风而去,我也不必为古人担忧吧。只是,我还是想去阴山的卫青墓边哭一场,想去赤壁那里哭一场,只因我这样想他们,这样爱他们。我不必做什么,只想抚摸着古老的石壁,低声呢喃一句:“我的将军啊!”
我真正的将军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