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回老家,我总会迫不及待地跑到厨房,打开锅盖——啊,金黄的烧饼!随后,连手都不洗,抓着一个就往嘴里塞。紧接着的,是姥姥慈爱地抚摸着我的头:“小馋猫,那么着急啊。一会儿跟姥姥一起去街上卖烧饼。”
烧饼有两种形状——一种是圆形的,另一种是椭圆形的。圆形的是咸的,里面有萝卜丝;椭圆形的是甜的,用糖和玉米面和成的。不管是那种烧饼,都是我的心头所好。
我站在姥姥的摊位前,急不可耐的把脸贴在玻璃上。
只见姥姥先要手掌把圆圆的面团给压扁,压得薄薄的,再把面饼摊在手心。拿萝卜丝填入其中。姥姥手速极快的将面饼两边对折按压,再用擀面杖捏成圆形,上面撒点芝麻,放在手上拍拍沾点水,随后放到炉灶里。看的时候我都不敢眨眼睛,生怕错过了某个细节。
等个两分钟,烧饼有些地方冒出几个“泡泡”,我还看见它雪白的皮渐渐地变成淡黄,再变成金黄,令人陶醉的香气也从炉里弥漫出来。
五分钟后,姥姥用一把大夹子把烧饼夹出,它的香味四处飘散,征服了大家的鼻子,金黄的烧饼皮上还有几个“斑点”呢,原来这就是刚才的“泡泡”。
这时耳边响起奶声奶气的声音:“奶奶,我要一个咸的,还要一个甜的。”奶奶笑着说:“孙子,你能吃得完吗?”小男孩说:“我要把肚子吃成一个大西瓜!”摊前排队的大伙都笑了。一道声音忽然传来:“你买不买啊?”我一回头,来买烧饼的人已经排了很长的队伍。
小小的烧饼,凝聚着我老家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