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墙黛瓦书香飘逸,碧波轻舟轻风拂面”,在这儿有一座入云端的宝塔—安方塔。上千年的风雨使它破旧,我心中,它闪着耀眼的金光。这就是泗泾古镇。
我在这儿长大,这里对我来说,一切是那么的熟悉。走进古镇,一股清香的木油味迎面飘来,深棕色的大门,门上的狮头锁,门框上的牌匾虽然已经陈旧,但还是那么的美。花青色的瓦片,层层叠叠地覆盖在沿河的小亭子上,小亭子四脚向上翘起,亭顶中心有一盏木灯,小亭檐下挂上灯笼,一面两只,赋予了它一种中华名族传统的喜庆感。
沿河还有一长条雪白的连廊,连廊的角落有些墙皮掉落了,连廊呈拱门状排在河边,白影倒映于碧波之上,形成了一幅美丽的水墨画。走在长廊之中,颇有一番诗情画意。青苔长满河堤,杨柳轻点河面,层层涟漪交织在一起,阳光照耀在水面上,似乎连水都变成金色的了。据说这条连廊与小河有上千年的历史,而连廊也是上海所有古镇中最长的。在古代,这条河可是运粮要道,连廊则是搁置粮食用的,防晒又防雨,拱门则是把粮食放到船上的通道,可以说十分方便。
千年过去了,此处历经多少风霜雨雪,历史的变迁与人为的改变虽使这里没有太多原来的味儿了,但依旧让我流连忘返。
如果来到古镇的“南村映雪”书屋,那真是别有一番风味啊!远离汽车的嘈杂、喧嚣,静静地看上一本古典名著,多好的意境啊!
当然,在这里不仅有良辰美景,古镇里的名人故居也十分多,由于时间的原因,不少建筑物早已衰败,但是经过人们的修缮已经基本上恢复历史的风貌。这些宅院里孕育了元代大儒陶宗仪,民国时期复旦创始人马相伯等等。老宅经修缮后被命名“三宅又一生”。尽管暂未对外开放,也挡不住人们对文化的热爱和自豪。
千年古镇看泗泾。泗泾古镇会将文化传承下去,每一幢古宅,都将会敞开大门,让人们感受文化中的清雅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