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笛悠悠

六年级 叙事 679字
2021-10-08 19:30:50

“镇海渡,镇海渡,三个钢板过一渡。”这是我从外婆口里听到的一句宁波老话,说的是往来雨江两岸,从镇海到红联江南的渡船。

我的家在雨江附近。小时候,每天清晨,我就在镇海渡口那悠悠汽笛声中醒来,夜晚,又伴着汽笛声入眠。小时候我最喜欢坐船,每次坐渡船去镇海走亲访友,都像是一次小小的“旅行”。我喜欢从船头跑到船尾,又从船尾跑到船头,发动机隆隆作响,震得人脚底发麻,我却乐此不疲,缠着大人非要坐上几个来回才肯罢休。

外婆带我乘船的时候告诉我,她小的时候,那里还没有这样大的轮船,只有一只摇橹船。两岸的人们隔着一条宽宽的甬江,往来十分不便。后来,摇橹船换成了汽渡轮,船大了,速度快了,在最繁忙的时候,甚至有四艘渡船同时出现在江面上,来回穿梭。

妈妈说,她小时候的镇海渡船是最热闹的,从早到晚,来来回回也不间断。赶早市的菜农早早地担着一筐蔬菜在渡口等候,捧着书的学生,早起锻炼的老人,还有匆匆赶去上班的人……每逢节假日,船上总是挤满了人,人们要“百米冲刺”才能找到一个位置。

渐渐地,甬江两岸原本低矮的房子都变成了高楼大厦,坑洼不平的江边小路变成了大马路,沿江岸建起了风景如画的公园。随着隧道开通,大桥建成,乘坐渡船不再是人们过江的唯一交通方式了,渡船也从三艘减到了两艘,再从两艘减到了一艘,不久前,它终于光荣“退休”了!很快,穿江而过的地铁将更方便两岸人们的往来。

短短几十年,过江时间缩短了,过江方式改变了,从外婆那个年代的几个小时到妈妈这个年代的几十分钟,以后可能只要几分钟,甬江两岸的距离越来越近了。

在宁波这片土地上,到处都有前进的足迹,就像这滚滚的甬江水,朝气蓬勃,生生不息。